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城市發展模式要如何構建?26日,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舉辦的“未來建設·建設未來”論壇在廣州舉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中關於城市建設的內容,與會嘉賓表示,粵港澳三地建築工程界的企業代表、專家學者,要發揮各自優勢,探索協同合作機製,聯手共築未來城市。
“《規劃綱要》提出,完善城市群和城鎮發展體係。而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將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灣區發展。”香港貿發局副總裁葉澤恩說,這就要充分發揮珠三角特色城鎮數量多、體量大的優勢,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魅力城鎮,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傳承傳統文化,以形成優化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香港基建及城市規劃發展蓬勃,業界人才濟濟,經驗豐富,既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又熟識內地城市規劃的需要。”葉澤恩說,香港也配備世界級的信息及通信科技基建和互聯網連接,是許多智能城市應用技術的理想試驗場,再加上香港在金融及專業服務方麵的優勢,“相信香港服務業界可以在廣東的未來建設中出一分力”。
“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從硬件設施建設,即滿足城市之間運量的功能需要,轉型至提升基礎設施質量,最終形成城市群間相互銜接,推動資源互補及協同發展。”論壇上,AECOM(艾奕康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鞠珩提出了“基礎設施導向的城市建設方法和理念”。
鞠珩說,目前,粵港兩地在城市建設規範方麵的差異明顯,但可以通過快速學習去解決,最大的問題是建築服務業資質的限製。“在行業發展中,我們也在推動港澳的力量和內地市場對接,盡快把三地企業合作模式引入大灣區。”
華眾聯創設計顧問(橫琴)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澍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工程界的整合,可以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作用。在閆澍看來,工程技術和工程資本的輸出更依賴於開拓和培養市場需求,香港和澳門的國際性地位和專業谘詢服務人士的資源,將成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