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財政廳消息,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最後一公裏”難題,省財政廳持續加大支持力度,通過“建體係”“減負擔”“引進來”等一係列舉措,積極推動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係建設。
著力“建體係”,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製機製——省財政統籌安排50億元資金支持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實現各地級以上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體係全覆蓋。建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廣泛參與,出資入股與無償捐資相結合的多元化融資擔保機構資金補充機製,提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經營和抗風險能力。
持續“減負擔”,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一方麵,建立代償補償機製。省財政每年安排省融資再擔保代償補償資金,對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授信範圍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際代償損失,給予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50%的分擔補償。鼓勵各地對本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實際代償損失進行分擔補償。另一方麵,不斷提高獎補比例。去年,省財政出台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對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及以下、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5%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給予0.5%的降費補助。今年將進一步增大補助力度,對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給予1%的降費補助。
推進批量化,創新小微企業融資產品模式。截至9月底,批量產品已在江門、清遠、揭陽、潮州、汕頭等地市落地並逐漸上量上規模,批量產品累計發放“三農”、小微企業貸款金額超過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