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廣東發布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

時間 : 2025-03-14 10:26:4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3月13日,廣東省統計局正式發布《廣東省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簡稱《公報》)。《公報》顯示,修訂後的2023年廣東GDP為137905.42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2232億元,增幅為1.6%。

  據廣東省統計局消息,這次普查全麵調查了全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摸清了各類單位基本情況,掌握了國民經濟行業間經濟聯係,客觀反映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方麵的新進展。

  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深穗莞居前三

  2023年末,全省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465.90萬個,與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長49.0%,從業人員5285.74萬人,增長14.6%;個體經營戶813.47萬個,從業人員1780.26萬人。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區依次是深圳、廣州、東莞。

  近年來,工業經濟對廣東經濟的支撐作用凸顯,在本次普查數據中亦有所體現。無論是工業企業法人單位還是營業收入,比2018年末均有約三成的增長。

  2023年末,全省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76.38萬個,比2018年末增長30.7%;從業人員1900.56萬人,比2018年末增長2.4%。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采礦業0.14萬個,製造業75.14萬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09萬個,分別占0.2%、98.4%和1.4%。在工業行業大類中,金屬製品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數位居前三位,分別占15.2%、10.9%和10.1%。

  2023年末,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42178.51億元,比2018年末增長62.7%;負債合計144603.67億元,比2018年末增長69.2%。2023年,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6123.24億元,比2018年增長29.8%。

  已有超萬家規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廣東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公報》顯示,2023年末,全省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7493個,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0.4%。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3029個,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40.4%;高端裝備製造業1238個,占16.5%。

  2023年末,全省共有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13710個,比2018年末增長60.8%;占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9.5%,比2018年末提高2.3個百分點。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6644.11億元,比2018年增長21.2%。

  在近兩次普查期間,這些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23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2021.72億元,比2018年增長79.8%。同期,全省開展R&D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18788個,比2018年增長13.4%。

  2023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全年專利申請量15.9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9.27萬件,分別比2018年增長51.4%和56.5%。

  數字經濟方麵,2023年末,全省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44.64萬個,從業人員737.28萬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3762.49億元。

  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數字產品製造業9.74萬個,占21.8%;數字產品服務業4.80萬個,占10.8%;數字技術應用業19.69萬個,占44.1%;數字要素驅動業10.40萬個,占23.3%。而從營業收入來看,數字產品製造業占比最高,占58.0%,總量達54417.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