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地以森林大斑塊建設為重點,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增綠添色。4月29日,據省林業局消息,三年來,廣東已提升千畝級森林斑塊1030個,造林綠化成效顯著。
大斑塊是指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後,形成的相對連片1000畝以上的森林。加快大斑塊建設,以規模化、整體性的生態修複與功能優化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是提升造林質量的關鍵。
河源實施“聚綠千畝”工程,重點圍繞質量、景觀、效益三大提升,打造具有粵北特色的千畝景觀大斑塊:韶關開展林分改造提升,圍繞“一帶五環”,將沿線綠化景觀串點成珠……2022年12月以來,全省各地將大斑塊建設與國土綠化規劃相銜接,將造林綠化與鄉村綠化三年行動和“百千萬工程”相結合。
要打造千畝級森林斑塊,苗木把關很關鍵。廣東科學製定造林綠化目標、措施,積極完善苗木保障,嚴格苗木把關,加快推進苗木儲備基地建設,提高優質苗木供應能力。
樹種選擇方麵,廣東精準選擇和配置樹種,通過種植紅錐、木荷、火力楠、楓香、山杜英、鐵冬青等適應性強、生態功能突出、景觀價值和經濟價值高的樹種,營造高質高效鄉土闊葉混交林。
同時,廣東還因地製宜選擇造林樹種和造林模式,優先布局重要交通幹線、山體山脈、河湖水庫和海岸線,根據不同生態區域功能,打造水源涵養林、綠色通道林、生態風景林、自然保護地林、特色商品林、沿海防護林等不同類型的森林斑塊,打造目標定位清晰、示範帶動作用強、成效特色明顯的示範林。
為保障大斑塊建設成效,廣東注重分類分區精準施策:通過開展森林資源本地調查,了解森林資源現狀和立地條件,避免“一刀切”式造林撫育,並運用林草生態綜合監測成果和林草資源圖等信息數據,準確判別立地類型、綠化目標。
此外,廣東還高標準落實造林用地,通過采取“政府擔保、財政兜底”等方式,高效開展招投標工作,充分保障造林資金需求。
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開春以來,全省各地加足馬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造林工程隊伍已完成林分優化提升99.54萬畝,預計5月前完成林分優化200萬畝,9月前全麵完成森林撫育2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