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全省近1500家醫療機構守護心理健康 廣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開設精防門診

時間 : 2025-10-11 11:02:59 來源 : 廣州日報
【打印】 【字體: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務”。昨天,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州市衛生健康委聯合主辦202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係列活動。據活動消息,近年來廣東省持續加大精神衛生工作投入,已初步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務體係。全省構建了以省精神衛生中心為龍頭、市級專科醫院為骨幹、縣級綜合醫院精神科為樞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的三級防治網絡。

  目前,全省共有1468家醫療機構提供精神心理服務,設立心理門診462個、睡眠門診131個。在隊伍建設方麵,精神科醫師、護士數量已超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一支近3000人的專職防治隊伍長期紮根基層,成為服務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重要力量。救治保障機製持續完善,創新實施長效針劑“一站式”全免治療模式,累計惠及近4.5萬名困難患者。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廣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開設了精防門診,社區心理援助服務站基本建成,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的各項工作指標持續提升。今年,“陽光穗心”心理健康護航行動納入廣州衛生健康十件民生實事,將建立市、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各區至少有1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設精神心理門診。廣州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持續優化資源配置,重點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精神心理科門診的服務能力。

  連續失眠、無端流淚是抑鬱症預警信號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有明確的生物學基礎和社會心理誘因,不是個人缺陷,也不是性格問題。”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負責人何紅波主任醫師在科普講座中介紹,抑鬱症本身並不可怕,在規範治療的前提下,是可防可治的。他介紹,預防抑鬱症和其他所有慢性病一樣,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礎。第一,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是腦健康的基礎;第二,社會支持係統,健康的人際關係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時,有可以與之傾訴的對象;第三,當遇到壓力、困境時,自身要有自我調節、減壓的能力;第四,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同時,早期識別、早期幹預對抑鬱症很重要。他提醒,對於老百姓來說,需要留意身體的這些預警信號:“一旦一個人連續失眠,容易煩躁或者常常無端流淚,這種狀況持續兩周以上,並且經常有軀體的各種不舒服,到醫院就診後又沒有發現明顯原因;如果再加上疲勞、工作效率下降,七成以上的概率就是抑鬱症。這些需要到醫院進行早期評估、早期幹預,對於輕度的抑鬱症而言,心理治療是首選。抗抑鬱藥物和物理治療的方法挺多的,條件允許的話,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一起使用,大部分患者治療結局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