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深入實施,廣東鄉村的價值被重新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走進鄉村,文旅產業加速與農、林、商、體等深度融合,成為縣域發展的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10月17日,全省農文旅融合發展工作專題會在江門舉行,據會上消息,廣東已先後分兩批遴選19個地區作為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經過打造,一批項目脫穎而出。
會上,試點地市代表、文旅相關企業、專家等分享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經驗和思路。同時,會上發布全省21地市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重點招商項目。
試點推進
一批農文旅融合項目脫穎而出
會上,省委常務副秘書長,省委改革辦、省“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常務副主任許誌暉,介紹了全省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助力“百千萬工程”情況。
去年,廣東按分類梯次推進原則,先後分兩批遴選了19個地區作為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試點,鼓勵和支持培育多元業態,並將農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推動鄉村價值實現、促進鄉村產業融合、激活鄉村消費市場的重要舉措。
經過打造,一批優質項目脫穎而出。例如在首批11個試點地區,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成效顯著,惠州218公裏最美旅遊公路和16個驛站建成開通,廣州最美增江遊全麵啟航。江門開平—台山,累計招引文旅項目101個,其中赤坎華僑古鎮成為珠三角旅遊新名片,塘口鎮形成多元旅遊新業態。茂名高州根子鎮片區高水平建設現代化高速公路服務區——柏橋服務區,今年5月20日開業以來累計接待旅客超350萬人次。
第二批8個試點地區也亮點紛呈。例如河源環萬綠湖區域高標準編製相關規劃體係,加快水博覽園等重點項目建設。佛山“環西江—北江區域”,謀劃推進35個重點農文旅項目、總投資超58億元。中山環五桂山區域,謀劃推進孫中山故居片區提升工程等73個重點文旅項目。深圳大鵬新區“水頭沙—海貝灣區域”,高水平培育海貝灣美宿集群,持續打造水頭沙日落沙灘、月亮灣日落小鎮產品體係。
農文旅融合發展帶動了縣鎮村資源整合利用,大批閑置土地等“沉睡”資源資產得到盤活利用,還帶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同時,帶動了鎮村整體風貌提升以及業態創新和消費引流,群眾體育賽事等快速發展,推動縣鎮村消費煥發新活力。另外,農文旅項目給村集體帶來收益,也為群眾提供創收渠道、就業崗位,實現了強村與富民的有機統一。
“接下來,廣東將加快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取得新成效,以點帶麵推動全省其他地方農文旅體融合發展,真正把農文旅產業做成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新興支柱產業。”許誌暉說。
會上,華南理工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院院長吳誌才建議,下一步推進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鄉村資源為根本、農業發展為基礎、特色文化為靈魂、旅遊市場為導向,從產業突破、區域突破、媒介突破、治理突破四個方麵下功夫。
地市探索
走出具有特色的融合發展路徑
近年來,各地因地製宜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出創新舉措,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文旅項目。會上,5個試點地區分享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經驗。
會議召開所在地江門,開平—台山片區就是第一批試點之一。江門依托“僑”文化底蘊深厚、“海”域資源富集的特色優勢,堅持以文塑旅、以文興城、以文富民,有力推動江門僑鄉農文旅融合發展。
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表示,江門堅持規劃先行、以文塑旅,突出“世界文化遺產、濱海旅遊”核心元素,建設世界級特色旅遊目的地,促進農文旅融合多點開花。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數據顯示,去年,江門接待遊客超2000萬人次,其中開平、台山兩地首次超1000萬人次,旅遊收入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汕尾也以“規劃先行”破局,繪就全域融合“全景圖”。汕尾市城區委書記肖蘇介紹,立足“海島相擁、沙灘連綿、鄉韻獨具、非遺富集”的資源稟賦,緊扣“黃金海岸休閑旅遊名城”戰略定位,進而打出一套“資源整合+空間重構”組合拳。近三年來,汕尾遊客年均增長超50%。
廣東地域遼闊,不少地市麵臨文旅資源分散的問題,如何串珠成鏈?惠州以交通先行破局,暢通農文旅融合發展“大動脈”。惠州市副市長段致輝介紹,惠州218公裏最美旅遊公路建成通車,東坡十六樂事驛站全麵運營,串聯起54條村約200處旅遊資源。目前,129公裏濱海旅遊公路正在規劃建設,將有效串聯大亞灣、雙月灣特色農文旅資源。
農業是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根基,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介紹,高州立足荔枝產業,發揮荔枝主產區集群發展優勢,科學布局產業鏈上下遊,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在此基礎上,高州進一步講好荔枝文化故事,打造出荔枝驛站、甜蜜蜜旅館、美荔閣、荔枝主題樂園等,不斷提升農文旅融合品質。
強化品牌塑造和傳播,也是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關鍵。河源市副市長黃子睿分享說,河源通過多媒體、多平台,向海內外推介宣傳萬綠湖,講好建設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故事。此外,河源依托糖巢創客社區成立“媒體+鄉村創客”工作室,吸引16個項目入駐,帶動消費超3000萬元。
社會參與
凝聚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市場力量
農文旅融合能否可持續、有活力,關鍵之一是能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聚合多方力量。
“我們積極發揮‘規劃—投資—運營’文旅全產業鏈優勢,聚焦農文旅深度融合。”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鮑軼琳介紹,集團下屬的省城鄉規劃設計院承擔了多個試點區的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規劃工作,同時集團不斷發揮主業優勢,在提高服務水平上賦能。接下來將統籌資源、做精品牌,加大農文旅融合的深度與廣度,延伸鏈條、拓展領域,推動農文旅與體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我們聚焦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全省重點景區與省國道覆蓋率均達100%。”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周立鬆介紹,數字基建夯實了鄉村農文旅發展的基座,清遠佛岡絲苗米數字農場創建農產品交易數據新模式,雲浮新興國家級生豬養殖試點打造生產、流通、供需三大核心預測模型,珠海桂山海洋牧場打造智能化深海養殖平台……廣東聯通以智慧農業為抓手,讓“特色種植+農旅融合”模式落地。
在探索實踐中,多元社會力量活力迸發,正持續為廣東農文旅融合發展注入內生動力。
廣東四季文旅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長期聚焦縣域農文旅融合發展,陸續打造推出了信宜三華李度假區、廣東虎跳峽生態度假區、蕉嶺米香中心等多個區域項目,擁有豐富的農文旅實踐經驗。該企業董事長金健介紹,團隊正在打造廣東第一田文旅度假區項目,計劃依托江門台山22萬畝連片農田,麵向粵港澳遊客,建設集農業生產、稻田觀光、農旅休閑、田園旅居為一體的農文旅度假區。
“廣東是最適合發展農文旅的地方。”浙江雲澗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斌堅分享,企業目前在廣東投資了14個項目,總投資額度超過30億元。在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惠州龍門長灘村項目中,該企業在產權、建設、運營、合作4方麵進行創新,激活當地農文旅資源。他說:“鄉村夢就是中國夢,我們要把未來的鄉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