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20日召開的全省推進“讓廣東河更美”大行動暨“五清”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目前,全省共設立五級河長37871名,加上村民小組設立的河(段)長兼巡河員,總人數超過15萬名;設立湖長462名,已涵蓋全省159個湖泊。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高標準建設萬裏“綠道”,省河長製辦公室(以下簡稱“省河長辦”)計劃在此基礎上啟動編製建設規劃,各地也將先行開展試點,立足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發展基礎、河湖水係等特點,打造具有地區特點的“碧道”模式。
“清漂”覆蓋1.2萬平方公裏水域
在巡河方麵,省河長辦介紹,全省五級河長及自然村河(段)長累計巡河超過452萬人次。在“清漂”方麵,今年以來,全省先後開展了兩次集中“清漂”專項行動,各級共投入資金10.62億元,清理河長9.4萬公裏,清理水域麵積1.2萬平方公裏,清理水麵漂浮物602萬噸。“清汙”方麵,我省已完成入河排汙口摸底調查,共統計入河排汙口15801個,其中規模以上2861個,下一步將全麵清理違法違規設置的入河排汙口,並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製。
省河長辦製訂了《廣東省全麵推行河長製湖長製考核方案》,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情況考核納入考核體係。筆者了解到,“讓廣東河更美”大行動和“五清”專項行動落實情況,也將納入河長製湖長製年度考核內容。目前省內部分地區已率先開展考核並強化問責。截至10月底,全省共有84名河長(不含自然村河段長)因治水工作推進不力而被問責,其中市級3人、縣級8人、鎮級36人、行政村級37人。
選10試點先行建設“碧道”
我省在今年起謀劃的廣東萬裏“碧道”,將作為下一階段推動河長製湖長製從“有名”到“有實”的最重要抓手,在廣東打造“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
會議提出,每個市要向省裏擇優上報一個試點,由省根據不同類型,選出10個試點跟蹤實施情況,指導協調試點工作,並及時總結各地好的經驗和做法,充分吸收到全省萬裏“碧道”建設規劃中。目前,部分市正開展試點工作,深圳已主動“認領”了1000公裏的“碧道”建設任務,潮州已經沿韓江修起了親水棧道。我省正在開展的中小河流治理,是建設萬裏“碧道”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要在總結以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把萬裏“碧道”的建設理念融入中小河流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