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到6月,深圳新生商事主體數量大幅增長,以5G、AI、互聯網、大數據等為支撐的智能經濟蓬勃發展。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企業注冊局日前披露,上半年深圳新登記商事主體237209戶,同比增長1.3%。按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深圳市2019年常住人口1343.88萬人計算,全市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53戶,擁有企業159戶。商事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作為反映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新生商事主體數量不降反增,表明疫情並未改變深圳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企業注冊局副局長賴麗英說。
深圳第三產業較為發達,上半年新登記商事主體也主要集中在此。據統計,新登記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和個體戶的第三產業占比均超過90%,成為吸納就業的穩定器。從行業分布來看,上半年深圳新登記的商事主體主要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5大行業之中。
5G、AI、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經濟大發展,成為上半年新登記企業的一大亮點。上半年,深圳新登記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7234戶,同比上漲38.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9375戶,同比增長41.5%;高端裝備製造企業2088戶,同比增長27.8%;數字經濟企業2794戶,同比增長67%;生物醫藥企業1909戶,同比增長22.8%。
“從市場環境分析,疫情影響催生生物醫藥領域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隨著國際疫情形勢的變化,導致市場出現產品技術空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高地的深圳,勢必吸引更多戰略性新興企業在深落地。”產業發展谘詢專家郭磊認為,隨著國際形勢的繼續變化和我國擴大內需的需要,這一現象還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