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門市司法局立足立法、執法、刑罰執行、法律服務四大職能,全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中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努力探索“江門經驗”,提供“江門方案”。
圍繞良法善治加大社會治理的製度供給
著力健全社會治理法規規範體係。江門市司法局突出依法防疫,在疫情吃緊時,優化簡化立規流程,提升製度供給速度。參與製定“九個從嚴”措施通告、支持企業複工複產的若幹措施等抗疫文件,建立“1+N”抗疫製度體係。突出政策賦能,為當地政策出台提供法律審核,搭建區域發展政策體係。突出城市治理,堅持開門立法,推動市容環境、戶外廣告、揚塵防治和地名管理等法規規章出台,年內組織起草《江門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規章。
圍繞依法行政激發市場主體的生機活力
全麵開展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多證合一”“證照分離”項目作為全省兩個單項之一,成功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項目。
深化行政執法體製改革,緊緊扭住法治政府建設牛鼻子,率先在全省推進行政執法“兩平台”建設。
為推動執法力量、執法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緊鑼密鼓推進鄉鎮街道綜合執法改革。依托市總工會“智慧工會”係統共建“依法行政滿意度職工評議係統”,倒逼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經過持續努力,江門市法治考評四年完成三級跳,今年在法治廣東考評中排名第5。
圍繞法律服務確保社會需求的高效回應
及時推出暖企安民空中法律服務。為滿足防疫法律需求,出台空中法律服務方案,麵向社會公布118名律師聯係方式,推行律師“碼上”服務。開辟工業園區法律服務綠色通道,組織引導律師進工業園區提供法律谘詢,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引導215家法律服務機構進駐“江門市法治地圖”。
全省率先推動市內8家公證機構進駐“粵省事”平台和廣東法律服務網,全麵推進公證電子證照。推動公證辦理“最多跑一次”“零跑動”和法律援助申請“全域通辦”。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係。建成了7個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74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以及1315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實現市縣鎮村四級全覆蓋。
圍繞基層治理維護社會細胞的健康穩定
將全市近1500名社區矯正人員納入綜治網格管理,在全省率先運用綜治平台,引導基層司法所聯合鎮街綜治中心、派出所,將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人員融入網格化管理。
建立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機製。立足著名僑鄉定位,著力打造涉僑糾紛調解室品牌。在江門市湖南、浙江等6家商會和江門市裝飾建材行業協會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
政府機關帶頭引領法治,紮實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製落實。成立民法典58人講師團,在全市廣泛開展民法典等普法宣傳,實施“典”亮地標行動、推出頗具特色的社矯法手繪漫畫係列微信和主題微視頻等。
積極發揮律師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律師團隊深度參與某房地產項目依法破產重整工作。組織村(社區)法律顧問參與基層矛盾糾紛調解,促進基層依法治理、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