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16時30分許,深圳公益救援隊全員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圓滿完成赴緬甸地震災區的救援任務。
按照應急管理部統一調配部署,經向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報備,深圳公益救援隊快速響應“3·28”緬甸地震,組織首批23名專業救援隊員和1條搜救犬,攜帶超1噸的救援裝備和物資,於3月30日9時抵達震中曼德勒市。
當天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隊在長城飯店探測定位到埋壓生命體,經過9個多小時的聯合營救,於3月31日淩晨營救出1名緬甸籍35歲孕婦。這也是中國救援隊伍在曼德勒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隨後深圳公益救援隊再次發揮重要作用,於4月2日配合中國救援隊、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在金色鄉村酒店救出1名受困125小時的52歲緬甸籍男性。至此,中國救援隊伍在緬甸成功救出了9位幸存者。
截至4月4日,深圳公益救援隊共完成42個工作場地的快速評估,入內搜索26處,破拆排查11處;救出幸存者2人、協助移出遇難者遺體5具,現場處置傷患3人;協同中國救援隊伍開展災民點醫療巡診,處置傷情11人,發放藥品380人次;在行動期間,深圳後方信息中心安排402人次24小時值守,為前線提供各類技術支撐。
4月4日中午,接到應急管理部撤離通知,深圳公益救援隊結束在緬甸的救援任務,開始有序撤離,於4月7日下午返回深圳。
據了解,本次緬甸地震救援,深圳公益救援隊攜帶了雷達生命探測儀、光學生命探測儀、可燃氣體檢測儀和漏電檢測儀、輕型破拆救援設備等救援裝備。其中,萊福第四代雷達生命探測儀具有無探針、無線纜、體積小、重量輕、現場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定位準確、堅固耐用、防護等級高等特點,可幫助搶險救援人員在地震、建築物坍塌、泥石流、雪災等災難現場探測到被困人員。
其廢墟瓦礫中探測距離靜止目標達10m,移動目標達12m,探測發射器和掌上電腦之間的無線傳輸距離達60m,更安全高效。除了高科技設備,搜救犬也是助力救援隊員開展救援的重要力量。
深圳公益救援隊的搜救犬“多吉”,不僅有超強的嗅覺、聽覺以及豐富的搜救經驗,還能靈活深入機械難以到達的廢墟縫隙,精準標記位置,減少盲目挖掘。在曼德勒長城飯店救援現場,“多吉”展現了專業搜救犬的卓越能力。
據介紹,“多吉”是該隊搜救犬組隊友12064於雷訓導的搜救犬,編號22K92,現年四歲半,加入救援隊犬組3年,從半歲起接受訓練,迄今參加過至少5次救援行動,服務時長超過50小時。
深圳市公益救援誌願者聯合會(SRVF),簡稱“深圳公益救援隊”,起源於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於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中發起的深圳山地救援隊,2009年由深圳市體育局批複成立,2010年獲深圳市應急辦授予“深圳市山地應急救援誌願服務隊”,2013年在民政局獨立注冊,擁有一批實戰經驗豐富的隊員,具備建築物坍塌救援、山地搜救、水上搜救、應急醫療、應急通信、搜救犬、洞穴救援、高空繩索救援、直升機輔助救援等專項救援技術能力。
作為一支源自民間的救援誌願者隊,深圳公益救援隊專注於公共安全知識的宣傳與推廣,以誌願服務社會,為深圳及周邊地區提供專業公益應急救援服務,推動踐行“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新安全理念,助力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應急工作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