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2025年世界標準日的國際主題為“美好世界的共同願景”,中國主題為“增強夥伴關係 共促可持續發展”。13日,由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越秀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56屆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在廣東科學館舉行,集中展示了廣州市在標準化建設方麵取得的積極成效。全市各區同步開展形式多樣的標準化宣傳活動。
標準化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一年來,市民營企業標準化服務站累計舉辦質量安全、合規生產等主題標準化知識大講堂15期,組織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條碼、標準化等技術谘詢。在化妝品、聲光電產品、軌道交通等領域,通過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技術改造。目前,已在多個重點行業輔導1555家企業開展對標達標,發布對標結果4146項,有力推動製造業從“跟跑”“並跑”向“領跑”轉變。
標準化助力新能源汽車“走出去”。國家新能源汽車TBT研究評議基地發布了2025年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典型案例。今年6月,基地針對智利一項電動自行車和三輪車技術法規提出四條關鍵評議意見,獲外方全麵采納。據估算,此項成果將惠及我國對智利相關產品年出口額近1億元。
標準化提升行業治理水平。此前,廣州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發布《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管理規範》團體標準;多家門店在現場簽署自律宣言,推動行業規範發展。該規範的內容覆蓋電動自行車銷售過程的全鏈條,包括門店選址的安全與合規要求、經營場所管理、經營行為規範、售後服務管理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