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工商總局文件:加大力度讓企業"寬入" 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時間 : 2012-03-12 17:03:5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記者昨日(3月11日)獲悉,國家工商總局本月10日出台了《關於支持廣東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共五個部分32條,其中12條屬於首創性政策突破。企業注冊登記方麵的條款有19條,占了總條款的一半以上。

  據稱,該《意見》改革創新力度大,是迄今為止國家工商總局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改革創新力度最大、涉及麵最廣的一份文件。

  加大力度讓企業“寬入”

  《意見》支持廣東在特定區域開展商事登記製度改革試點和注冊資本登記改革探索。

  《意見》充分考慮到廣東深圳、珠海橫琴新區的特區立法優勢、政策先行優勢等提出,支持這兩個地區在商事登記製度改革方麵開展試點。

  商事登記的目的是將嚴把市場準入製轉變為方便準入。據了解,該項改革借鑒了香港地區和西方發達國家經驗,既堅持了改革創新,又積極穩妥,注重實效,具有重大的製度創新示範效應。

  專家告訴記者,改革注冊資本登記製度是提高行政效率,減少“兩虛一逃”,即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的違法行為的關鍵環節。為此,《意見》稱,“支持廣東省選擇條件成熟的一個地市,按照公司注冊資本的功能和法律原則,開展注冊資本登記改革探索”,推動破除注冊資本“玻璃門”,為企業發展、社會信用建設提供了新的動力。

  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記者注意到《意見》授予了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含行政區劃外商投資企業名稱登記受理權;放寬了企業登記場所條件;放寬了企業名稱登記條件;放寬企業集團登記條件。專家認為,這是對市場主體準入的一次大“鬆綁”。

  《意見》從登記體製機製、登記方式方法、特定主體登記條件等方麵支持廣東進行改革。

  記者了解到,《意見》分別支持廣東探索建立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登記權限相對集中的登記管理新體製;支持開展電子化網上登記、年檢改革,實現全流程網上操作;支持文化單位轉企改製沿用原名稱,依法登記經有關部門確認的非貨幣財產出資等。

  《意見》允許個體工商戶轉為企業可以繼續使用原名稱、字號,能夠妥善解決長期以來個體工商戶轉企登記“名稱”如何有效延續的難題。省工商局表示,這條措施,為我省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發展上規模、上水平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意見》支持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出資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條條款對於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麵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意見》簡化港澳台投資者身份證明手續,免於提交公證、認證文件。據稱,該條款是國家工商總局充分考慮廣東毗鄰港澳,深化粵港澳台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意見》對屬廣東省委、省政府文件明確的新興行業,都可支持辦理登記,按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中類、小類登記皆可。據分析,這是國家工商總局首次對某一省在新興行業登記方麵給予明確的政策指引,充分考慮到廣東活躍規範的市場環境,新興產業不斷湧現的實際,將加快廣東企業自主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意見》鼓勵農民開展“農家樂”等旅遊服務,鼓勵農民開展家庭旅館經營。據稱,這條在國家層麵填補了此前存在的一定政策空白,有利於廣東農村旅遊產業發展,符合廣東農村發展實際。

  《意見》提出支持優勢企業資產重組多項支持性、便利性措施,如“一次性申請多項變更登記”等。據分析,這將能有效降低企業兼並重組成本,最大限度方便企業,也是國家工商總局首次明確提出。

  試點完善市場監管製度體係

  記者了解到,《意見》積極支持深圳、珠海、汕頭推動特區立法,開辟市場監管體係建設的“新特區”。支持廣東省結合產業政策,突出發展重點,扶持優勢企業,完善監管,構建更加符合廣東市場發展實際的市場監管製度體係。

  同時《意見》對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開放共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數據中心相關數據,支持全國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向廣東公開涉粵企業監管執法信息,支持廣東省對全國“黑牌”企業數據庫中涉粵企業信息的修複工作。

  據了解,《意見》支持廣東省研究探索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製度改革,支持廣東省建立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係,實施食品黑名單製度,加大對廣東省網絡市場綜合監管平台業務指導、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

  粵或成商標管理另一個中心

  為了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意見》立足職能,突出加強了商標、廣告業發展支持力度。

  《意見》明確,國家工商總局積極向中央編辦申請批準在廣東省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派出機構。

  據分析,這是國家工商總局首次作出設立商標局派出機構的決定,將是全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標局派出機構。

  省工商局介紹,廣東作為經濟比較活躍的省份,去年的商標申請量達23萬多件,比2010年約增長35%,2011年底的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848184件,約占全國商標注冊總量的17.8%,連續17年居全國首位。

  設立商標局廣東派出機構,能夠有效緩解甚至解決商標審查積壓的老問題,提高商標注冊效率;能夠增進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商標信息資源,開展廣東商標與經濟發展、行業變化關係的深入分析,為政府經濟、貿易、產業決策提供參考,提高商標注冊資源的利用效率。

  專家分析,廣東有望成為繼北京之後,在商標注冊、管理方麵的另一個中心,大大提升廣東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區域競爭力,對廣東實現由貼牌大省向品牌大省轉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意見》還支持具有發展潛力和引領示範效應的廣告產業園區建設國家廣告產業園區。《意見》稱,支持廣告業發展的改革創新措施在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先行先試。支持在港澳地區從事廣告業務的專業人員在廣東參加全國廣告專業技術職稱考試。

  近年來,省工商局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充分發揮廣告行業發展指導職能,聯合省發改委成功申報並啟動的“廣東現代廣告創意中心”建設,在國家工商總局支持下被納入財政部發展現代服務業支持廣告產業的試點項目,規劃第一期投資2.8億元。按照《意見》的規定,將從硬件和軟件特別是軟件建設上推動廣東廣告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推動廣東廣告業走聚集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道路。這將對廣東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轉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