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一帶一路”與廣東

珠海外貿口岸首家無人閘口正式啟用 智能卡一刷 15秒通關

時間 : 2019-05-23 10:38:09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珠海、.jpg

  珠海港將建成西南地區聯接粵港澳和東南亞、南亞地區的橋頭堡,打造華南國際樞紐大港。圖為洪灣國碼於5月9日正式啟用無人智能閘口。來源:南方日報 

  一輛貨車駛進洪灣國際貨櫃碼頭閘口,司機從車窗拿出智能卡一刷,關閘便自動打開放行,整個過程僅需15秒左右。記者從珠海港集團獲悉,珠海港集團洪灣國碼智能閘口日前正式啟用,成為珠海市外貿口岸首家無人閘口。

  目前,珠海港集團貨物年吞吐量達1.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236萬標箱,是珠西地區最大的港航企業。按計劃,珠海港將建成西南地區聯接粵港澳和東南亞、南亞地區的橋頭堡,打造華南國際樞紐大港,向著世界港口50強的目標邁進。   

  體驗▶▶

  通關車輛候車辦單時間縮短80%

  “傳統電子閘口采用的是人工打單派單方式安排車輛入閘,效率較低,隨著碼頭業務量的快速增長,遇到入閘車流量增多時,閘口不時出現堵塞的狀況。”珠海港集團下屬企業珠海國際貨櫃碼頭(洪灣)有限公司董事長藍健文介紹,洪灣國碼智能閘口項目的啟用正是基於這一背景,成為企業依托信息技術主動推進業務模式的變革創新、加速轉型升級的一次嚐試。

  項目采取當今流行的二維碼方式實施,通過開發手機掃碼預約入閘係統,並與碼頭數據平台聯動,實現車輛自動製卡入閘功能,最終實現車輛入閘無人值守的目的。智能閘口投用後,通關車輛候車辦單時間僅需15秒左右,較此前縮短了80%。

  在海關、邊檢、海事等聯檢單位的支持協助下,該項目統籌整合了港口物流上下遊企業相關數據信息,搭建數據平台,通過“智能卡口係統”“關港係統二期”實現海關數據共享互通。“智能閘口的正式啟用,標誌著珠海港集團的港口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集團港口航運板塊在智慧化、綠色發展方麵持續深化。”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歐輝生表示。

  從上世紀80年代在九洲港建港,到90年代走向高欄深水港大建設,再到2008年珠海港集團組建,近年來,以高欄港為主體港口的珠海港集團發展迅猛,集裝箱吞吐量實現快速增長,越來越多地吸引了業界與世界各地的目光。

  在5月8日於廣州開幕的世界港口大會上,珠海港集團作為珠海市唯一港口企業首次參會。“希望通過這個國際性交流平台,與國內外眾多的港口和航運企業加強交流,了解市場動態信息,尋求進一步提升珠海港吞吐量和港口地位的對外合作發展新機遇。”珠海港集團港航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昊介紹。

  當前,珠海港集團已成為貨物年吞吐量達1.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236萬標箱的珠西地區最大港航企業。作為珠海港的主體港口,2018年,高欄港碼頭實現貨物吞吐量1.28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185萬標箱。

  目前,高欄港年吞吐量180萬標箱的碼頭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整個工程包含了1個10萬噸級和2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1個4萬噸級、2個3萬噸級和1個1萬噸級件雜貨泊位。全部7個泊位均預計年內竣工,並於明年初投入使用。

  潛力▶▶

  2021年實現貨物通過能力超2億噸

  今年4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港口發展報告(2018)》,其中關於“全球最具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中,珠海港位列全球第七,在入圍的6個中國港口中排名第三。

  根據該中心的研究,2018年全球經濟溫和複蘇,全球貿易放緩,全球集裝箱港口生產增速整體保持穩定。其中,發布全球最具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更多側重於反映在全球各區域港口中,部分雖然總規模上不一定位居前列,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卻具有較大潛力的港口。

  該中心以2017年勞氏全球前100個集裝箱港口為候選對象,從“貨源吸引力”“投資吸引力”“港口自然條件”三大指標和其包含的七項分指標進行統計分析計算,最終得出上述排名。

  在此之前,根據勞氏發布的2017年全球前100個集裝箱港口排名,珠海港位列全球第73,並以37.3%的增幅排名全球第二,在全國24個沿海主要港口中增速排名第一。這也是珠海港繼2014年、2016年後增速第三次排名全國第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珠海港迅猛的發展勢頭與該集團深入實施的國際化戰略、西江戰略、物流中心戰略、綠色智慧戰略密不可分。

  在國際化戰略下,過去一年,珠海港集團為多個“一帶一路”項目提供服務,涉及船舶9艘次,貨物總吞吐量達15萬噸。所運之物,小如大米,大至海底沉管、海洋工程裝備;所及之處,近達科威特、文萊,遠抵巴西、阿根廷、科特迪瓦、坦桑尼亞等地。

  截至目前,珠海港已與全世界6大洲30餘個國家建立了海上航線通道,擁有集裝箱航線64條,(外貿航線17條、內貿航線47條),多式聯運通道21條。“未來爭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建立更多的聯係,提升珠海港港口地位和對外影響力。”吳昊表示。

  與此同時,一條以珠海母港為核心的海陸物流通道正在加緊構築當中。據悉,珠海港集團著力培育西江集裝箱市場,彙聚珠江—西江經濟帶腹地貨源。2018年,經珠海港轉運西江流域的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4158.72萬噸,同比增長3.72%,經珠海港轉運西江流域的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56.31萬TEU,同比增長16.97%。

  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也在提速。為突破主航道等級偏低製約港口發揮大型碼頭吞吐能力和企業運輸需求增強的瓶頸,讓大型船舶能夠滿載貨物順利進出高欄港,珠海港集團在高欄港區15萬噸級航道於2013年底開工建設。今年初,該工程順利竣工驗收,標誌著珠海港正式擁有了珠三角最重量級的主航道,也為今後建設20萬噸級航道打下堅實的基礎。

  歐輝生表示,2019年集團集裝箱吞吐量預計超過300萬標箱。而根據珠海港的一份近期規劃,其將在2021年實現貨物通過能力超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500萬標箱,並推動珠海港進入世界港口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