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鴨湧河跨境河流協同治理工作辦法》啟動實施。該辦法明確珠澳雙方采取“共同出資、珠海統管”模式,協同管理鴨湧河。
位於珠海拱北與澳門青洲的鴨湧河是一條跨境河,東起拱北口岸,西彙灣仔水道,全長約2.36千米。早些年受口岸周邊開發建設、人口聚集、排汙設施欠缺等因素影響,鴨湧河水質惡化,常年為劣Ⅴ類。2019年納入粵澳新通道建設項目實施綜合整治,通過雨汙分流、截汙改造、河道清淤、河床式人工濕地生態修複和生態補水等舉措,持續改善鴨湧河水質。
2022年起,澳門特別行政區市政署首次委托珠海市水務局負責鴨湧河澳門側的水體治理、河岸綠化養護及設施管護工作。期間,珠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打造“一河兩岸”親水生態景觀長廊。目前,鴨湧河水質穩定達到Ⅲ類以上,部分月份甚至提升至Ⅱ類。2024年健康評價結果顯示該河處於“非常健康”狀態,並納入一類河湖。
澳門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三年珠澳緊密協作,鴨湧河實現了“水質新突破、管理新水平、協同新局麵”三大轉變。此次深化合作將進一步暢通跨境治理流程,確保清水長流、美景常在,為同類跨境河流治理提供可推廣的示範經驗。
《鴨湧河跨境河流協同治理工作辦法》明確了珠澳雙方采取“共同出資、珠海統管”模式,協同管理鴨湧河。辦法涵蓋會議聯絡、信息共享、管護調度、防汛應急等環節,並明確會議與聯絡員機製框架及鴨湧河細化管控標準。
珠海市水利設施管理和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辦法出台,意味著鴨湧河協同治理從過去的“柔性協作”向“製度固化”升級,形成“問題共商、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跨境治理體係。
當天,澳門市政署與珠海市水務局還簽署了鴨湧河管護服務工作協議,到2027年底,澳門市政署繼續將鴨湧河澳門側水體治理、河岸綠化養護及設施管護工作全麵委托給珠海市水務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