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公布了2016—2017年和2017年第二季度潭江流域“河長製”考核情況:江門市潭江流域河長斷麵近五成水質改善,段長斷麵水質有七成下降,整體水質情況仍不容樂觀。按照考核排名,4人受表揚,2人受預警,1人將麵臨問責,調離工作崗位並在兩年內不予提拔重用。
江門對潭江流域實施“河長製”,並定期向社會公布“河長製”實施情況。根據《江門市潭江流域河長責任製實施方案(試行)》,從河長製實施的第二年起,對各河長每年度、各段長每季度水質考核結果和排名實施獎懲。
考核情況顯示,“紫水河新會大道橋”斷麵水質綜合汙染指數從2016年的2.95上升至2017年的12.15,上升幅度311.86%,列居全市31個考核斷麵倒數第一;2017年第一季度會城河會城段排名倒數第二;2016年第四季度會城河會城段排名倒數第二。因此,會城河會城段、紫水河會城段段長(新會區會城街道辦事處主任)因排名持續靠後,將麵臨問責,調離工作崗位並在兩年內不予提拔重用。此外,開平市鎮海水龍勝段人民橋段斷麵段長和台山市台城河四九段合水水閘斷麵段長因排名在後三位將受到預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