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石秀發言。圖片來源:南方新聞網
省人大代表、韶關樂昌市雲岩鎮秉珍種養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黨支部書記廖石秀講述了她投身石漠化治理、發展油茶產業的心路曆程。
在為荒山“織綠衣”的18年裏,廖石秀意識到,振興一個產業,可以帶活一個村、一個鎮乃至一個縣的經濟。
過去,雲岩鎮石漠化情況嚴重,成為阻礙當地村民增收的瓶頸。後來,廖石秀在參加人大代表視察、調研活動中,和韶關學院、華電電科院等科研團隊建立了聯係。專家們給出了“光伏+油茶+林下經濟”的解決方案。為此,廖石秀給部分油茶林裝上了光伏板。
“同一片天空下的林地,有無太陽能板集雨裝置,對比鮮明。光伏板下再沒有死樹,這也讓我看到了以科技為引領,助力農業增產增收的新路徑。”廖石秀表示,經過前期分析和經濟測算,單一油茶種植每畝每年產值約3000元,如今加上光伏與林下經濟,每畝年產值已達1.7萬至1.9萬元。
“在‘百千萬工程’這個大棋盤裏,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而發展產業的目的之一是帶動就業。”廖石秀說。近年來,她融資建起一家年產200噸的油茶加工廠,每年提供工作崗位60多個。同時,她還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經營方式,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民投身油茶產業。
廖石秀希望,未來能夠帶動更多鄉親加入油茶產業發展隊伍,在鄉村熱土上盡己所能、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