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聯合檢疫站將檢查所需要的二維碼“四合一”,極大地提高了車輛和司乘人員的通行效率。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今年1月底,惠州市公安、交通、衛健及各縣(區)政府等單位組成專門工作機構,設立137個聯合檢疫(便民服務)站點,對入惠的所有人員、車輛開展全天候聯合檢疫查控。近日,根據上級部門部署,惠州市分批次撤銷相關站點。據統計,近50個日夜裏,全市各站點累計出動20.9萬人次,檢查人員近500萬人次,排查車輛100餘萬輛次,築牢了惠州疫情防控防火牆。
文明執法確保宣傳防控兩到位
白雲前聯合檢疫站地處“惠州南大門”,此處車流量較大,日通行車輛最高峰時為1.6萬餘輛次,通行人員達2.1萬餘人次。
該檢疫站由仲愷高新區各直屬單位、公安、醫院、交通、街道辦、交警等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多數人居住地距離檢查站較遠。然而,不論是嚴寒還是暴雨,所有執勤人員堅持按時上崗,並嚴格遵守“兩個百分百”及“六必查”要求,做到文明執法。在檢查中,如發現疫區來惠人員、發熱人員、無身份人員、境外輸入人員等情況,也能夠做到及時彙報,快速、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工作中會有個別不理解、不配合檢查的司乘人員。對此,執勤人員會耐心地宣傳防疫知識和相關規定,解答司乘人員的各種疑問,並盡力提高檢查效率,達到防疫宣傳及防控的目的。”據白雲前聯合檢疫站站長林少東介紹,聯合檢疫站建立初期,司乘人員有時需要掃描4個二維碼才能夠確認其身份、健康、軌跡情況,給通行造成一定的不便。檢疫站發現這一問題後,快速安排專人將原有4個二維碼“四合一”,極大提高了司乘人員的通行效率,也減少、優化了執勤人員的工作程序。同時,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各參與部門統計數據的不統一,確保數據統計無誤,檢疫站統一規範各部門的統計表,確保服務站數據準確,提高數據填報效率。
截至撤崗,白雲前聯合檢疫站共投入執勤力量2800餘人次,平均每天投入80餘人次,盤查車輛278814輛,檢查人員413212人次。
“綠色通道”為複工車輛提供便利
在開展疫情防控過程中,白雲前隻是全市137個聯合檢疫站的一個縮影。為係統開展聯合檢疫工作,惠州市公安局統籌聯係各地確定每個站點由1名領導擔任站長駐點負責,組織協調衛健、交通等部門做好聯合檢疫工作,確保落實工作責任。
為提升聯合檢疫工作效率,降低群眾出行障礙,惠州市公安局先行開發聯合檢疫二維碼係統,推動快捷、便民檢疫。在隨後的工作中,各站點注意收集聯合檢疫二維碼係統使用存在的問題,主動對接市政府防疫指揮部和相關職能部門,推進二維碼係統升級換代,累計實現4個版本的升級,不斷壓縮檢疫通關時間,推動“全麵檢疫”和“確保暢通”相統一。
為最大限度給疫情防控應急運輸、客運(點對點)、民生物資運送、複工複產人員接送車輛提供通行便利,各聯合檢疫站均構築一條無縫銜接的“綠色通道”,增派執勤警力維護通行秩序。其中,有三條以上檢查車道的設置專用綠色通道,供優先通行車輛快速檢查通行;兩條以下檢查車道的指定一條與檢查車道共用,確保對優先通行車輛優先檢查放行。“綠色通道”在檢疫站前連續設置引導提示標誌,安排專人加快檢查放行效率,確保“綠色通道”暢通。
在此期間,惠州市公安局還製定複工企業和職工“白名單”,對企業外地員工返崗包車實行專用通行證快速核查、快速通行。針對重大企業、重大項目,提供“企業包車、公安護航”預約服務。實施輕微事故快處快撤、酌情查糾交通違法等舉措,對批準複工複產的企業車輛,集中登記上牌、檢測,確保車輛及時運營。同時,圍繞“行前、途中、到達”三個環節,聯合交通、人社、工信等部門推送短信80萬餘條,指導返工人員做好自身防護、有序返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