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十五運會棒球比賽場地,廣東隊和天津隊正在進行棒球訓練賽。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11月9日正式開幕。10月29日至30日,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東省執委會新聞廣電宣傳部組織開展的“十五運看廣東”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深圳、中山,深入探訪深圳市體育中心、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等十五運會賽事主要承辦場館的煥新升級及賽事籌備、服務保障情況。
集多項智慧科技於一體
深圳市體育中心地處深圳市福田區中心地段,始建於1985年,是20世紀80年代深圳“八大文化設施”之一。其1985年建造時采用的屋頂係統整體頂升施工工藝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也是深圳首個獲得“魯班獎”的建築。
據悉,深圳市體育中心將舉辦十五運會羽毛球、足球(男子20歲以下組和男子18歲以下組)、射箭、飛鏢等項目賽事及殘特奧會閉幕式。為迎接十五運會的到來,深圳市體育中心圍繞“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對場館進行了全方位、高標準升級改造,形成包含專業足球場、綜合體育館等設施的複合型城市體育綜合體,整體設計充分體現了多功能、高效率的現代化場館特點。
深圳市體育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專家呂佩蕾介紹,深圳市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配備“開合屋蓋+可折疊移動式鬥屏”係統,可承辦籃球、網球、羽毛球、體操等16種高規格賽事,並能夠在不同賽事之間實現快速轉換。
體育館內的另一大亮點是伸縮座椅和活動看台。新建的體育館將座位數從原來的6000個大幅提升至1.6萬個,伸縮座椅和活動看台的應用,不僅能適應不同賽事對場地的不同要求,實現賽事之間的靈活轉換,還能多樣化地滿足觀眾的近距離觀賽需求,令觀眾沉浸於賽事的激烈氛圍中。
將舉辦十五運會足球(男子20歲以下組和男子18歲以下組)項目比賽的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場也迎來擴容和煥新升級。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場是深圳首個符合國際A類足球賽事標準的專業足球場。據悉,此次改造將體育場可容納觀眾人數從3.2萬提升至4.5萬,同時觀眾席首排距場地僅9米,極大提升了觀賽沉浸感。此外,體育場集多項智慧科技於一體,由四塊單屏141平方米的端屏組成的“光影矩陣”帶來超高清視覺盛宴,並同步引入“i深體”AR移動導航功能,幫助觀眾輕鬆定位。
呂佩蕾還介紹,體育場看台的座椅均采用鏤空式設計。功能上,該結構不易積水,還能在炎熱天氣下有效降低觀眾的體感溫度,座椅鏤孔背麵以網絡式加強筋加固,結合氣輔式加厚座圈,其承載力及韌性都強於普通座椅,可以達到“久坐不累”的效果。這款座椅為深圳企業自主設計生產,曾獲2022年度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
實現全場館智能信息化係統覆蓋
十五運會棒壘球項目比賽將於11月10日至20日在位於中山市小欖鎮的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舉行。10月30日上午,當采訪團抵達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時,廣東棒球隊和天津棒球隊正在進行一場訓練賽,全力備戰即將到來的十五運會。
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由3塊棒壘球場、1座室內綜合訓練館及配套建築組成,其中1號館“熊貓紀念球場”於2019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曾舉辦過亞洲、全國以及省級多項棒壘球賽事。其他的場館均於2024年7月啟動建設,主體工程於2025年1月竣工驗收。
目前,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已實現全場館智能信息化係統覆蓋,三個球場均分別設置計時記分係統、信息發布係統、LED記分大屏顯示係統、賽事擴聲係統、淨目屏以及標誌杆等功能設備。球場草坪由荷蘭進口的高性能人造草,內填充環保的EPDM顆粒,結合德國馬貝膠水鋪設而成,彈性與耐磨性達到國際賽事標準,結合中國台灣特供的賽事級紅土,確保運動員滑壘、跑動時的安全與流暢。球場地下安裝先進的排水係統,停雨後半小時可正常開展賽事。場館內配置更衣室、球員席、教練員休息室和工作室、記錄員工作室、裁判員及技術官員休息室和辦公室、FOP辦公室、控製室、體育播報室、媒體辦公室、新聞發布室、電視轉播間、安保室、醫務室、興奮劑檢測室及VIP包廂等用房,全方位滿足專業賽事需求。
除場館本身的升級改造外,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周邊的交通情況也得到改善。今年9月28日,中山國際棒壘球中心周邊新建道路宣告正式通車。此次通車的道路共6條,包括龍昌路、兆德路(原朝陽路)、棒壘路、兆新街、欖城路、東兆路,均位於小欖鎮東升片,總長3.8公裏,總投資達4.4億元。這些道路將承擔起十五運會及其他賽事期間人員交通、疏散、應急保障及服務運輸的重要職責。
廣東棒球隊主教練王瑋說,為了備戰十五運會,廣東隊已經在中山集訓了一個月。“熊貓紀念球場是國際高標準球場,近期我們在這裏訓練,場館方和當地政府都給了我們很多支持。本屆全運會廣東隊是‘主場作戰’,我們也想在家鄉父老麵前拿出好的狀態。”廣東棒球隊隊員、投手孫易聰表示,棒球是一項團隊運動,主場作戰也會給隊員們帶來更強的信心:“我們肯定是希望能把冠軍留在廣東。”
擔任十五運會棒壘球競委會副主任的中國壘球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壘球隊領隊楊劉透露,十五運會壘球項目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目前場館的硬件保障以及針對參賽隊、技術官員、媒體、貴賓、觀眾的運行、保障計劃都已基本完善,賽事籌備工作的最後階段就是進行誌願者培訓,確保賽時能夠按照我們製定的各類運行、保障計劃以及服務標準,舉辦一屆圓滿的全運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