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地聯動,四城同傳!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傳遞在粵港澳三地聯動展開,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城同步進行。這是全運會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傳遞,也是全運會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門傳遞。
當日9時,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在深圳市蓮花山公園舉行。隨後,四城首棒火炬全部點燃,開始傳遞。本次傳遞共設火炬手200棒,每個城市跑動50棒,每棒跑動50—100米。火炬手之中既有各界傑出人士代表,也有環衛工人、外賣騎手、公交車駕駛員、網約車司機等基層工作人員。
熾烈的聖火,采集自南海1522米深處海馬冷泉口的可燃冰,創下了全球體育史的新紀錄——首次在深海海底直接獲取“源火”。
在火炬傳遞中,大灣區科技元素引人關注。深圳0號火炬手“誇父”人形機器人驚豔亮相,開創全球首次由人形機器人參與並獨立完成火炬傳遞的紀錄。此外,在廣州、深圳分別搭載火種進行轉場的無人駕駛汽車、直升機,都為火炬傳遞增添科技特色,不禁讓人驚歎“未來已來”。
從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到啟德體育園、從澳門特區政府總部到大三巴牌坊、從廣州越秀山鎮海樓到海心沙、從深圳蓮花山公園到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四城火炬傳遞線路極具匠心。線路串聯的自然風貌、地標建築以及融入其中的非遺展演等,盡顯香港“國際盛事之都”、澳門“中西文化交流窗口”、廣州“千年商都”、深圳“開放之城”的無限魅力。
火炬手們姿態昂揚,既興奮,又自豪。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擔任深圳首棒火炬手。他說:“能夠親身參與火炬接力,將象征著開拓精神和民族夢想的火種傳遞下去,我倍感自豪!”
火炬手、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霍震霆說:“今天是我作為體育人興奮的一天,全運會交給香港合辦,意義重大!”
火炬手、澳門立法會副主席何潤生說:“火炬傳遞展現了團結拚搏的體育精神,我們會共同努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火炬手、廣州跳水奧運冠軍楊景輝說:“希望每一棒火炬手都能把生生不息的奮鬥精神傳遞到每位市民心中。”
11時許,四城火炬傳遞圓滿結束。隨後,四城代表將火種送到位於廣州的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17時許,融火儀式上,四路火種最終融為一體,象征著粵港澳大灣區從“硬聯通”“軟聯通”走向“心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