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擴大有效投資信息公開專題 > 重大建設項目信息

廣東各地大項目建設提速

時間 : 2025-04-09 10:42:3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廣湛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站頂板首根型鋼梁吊裝完成、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全麵開工、汕梅高速TJ2標智慧梁場成功澆築第2000片預製梁……4月伊始,廣東各地大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不斷提速,重大項目正在以更新、更綠、更可靠的形態支撐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立體交通樞紐呼之欲出

  4月8日,廣湛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站頂板首根型鋼梁順利吊裝完成,標誌著項目地下結構施工取得新進展,為後續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建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段站前工程GZZQ-14標由中鐵十二局承建,項目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和肇慶市交界處,為地下站,站房站廳在負一層,站台在負二層,建築麵積約22.56萬平方米,站場規模6台14線,為高鐵與城際軌道共用,未來將打造成為“機場+高鐵+地鐵+高速公路”的立體交通樞紐。

  廣湛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時速350公裏沿海鐵路客運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東省曆史上標準最高、線路最長、投資最大的鐵路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廣州中心城區至湛江中心城區90分鍾互達,極大改善粵西地區群眾出行條件,也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北部灣城市群的高速鐵路。

  4月8日晚,從中鐵十五局汕梅高速改擴建TJ2標智慧梁場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該梁場已成功完成第2000片預製梁的生產任務,標誌著預製梁施工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為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的高質量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我們這座智慧梁場已生產2000片預製梁,占總設計量的65%,這一階段性成果不僅標誌著我們的預製梁施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為我們後續預製梁的施工提供了經驗和借鑒,更為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的整體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中鐵十五局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負責人陸誌濤表示。

  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是廣東省首條山嶺重丘區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途經揭陽市揭東區、梅州市豐順縣、興寧市、梅縣區,全長約88公裏,是廣東“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骨架網中的“縱二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智能建造與綠色施工相結合

  據中鐵十二局項目負責人介紹,廣湛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站項目建設緊密結合國家雙碳政策,通過建築信息模型(BIM)、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信息化全覆蓋、智能化程度高、高效節能、綠色低碳的施工方式,實現各參與方之間的協同工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將綠色智能化建造技術融入各個流程、環節。開發數智化協同管理平台,以建築幾何模型為基礎,建立虛實交互管理機製,結合設計數據及現場實際,對成本、進度、質量、安全進行多目標全流程數智化管理;建立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和基於BIM的工程量消耗清單,構建碳排放預測體係;建立針對施工過程的風險指標體係,構建風險評估模型,為相關人員提供風險解決方案及控製策略。

  中鐵十五局汕梅高速改擴建TJ2標智慧梁場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占地麵積達150畝,承擔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共3073片預製梁的施工生產任務。作為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的關鍵部分,該智慧梁場以“管理數字化、加工標準化、生產工廠化、設備智能化”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打造高效、智能、綠色的生產體係。通過集成5條環形生產線和涵蓋智能鋼筋加工、智能液壓模板、智能高溫蒸養、智能張拉壓漿、數字化管理等係統,實現了預製梁生產全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

  該智慧梁場還創新采用了微藻固碳技術。該技術將蒸養係統產生的二氧化碳引入光生物反應器,通過微藻吸收固定並轉化為有機質。這些微藻隨後可作為養分用於邊坡綠化,實現了廢氣減排與資源循環利用,為工程項目的綠色施工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上風電為灣區帶來強勁動能

  南方電網4月7日宣布,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全麵開工,這是全國首個由電網企業統一規劃和建設的海上風電配套送出工程,也是我國首個海上風電海陸一體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計劃2026年10月投產。

  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包括海陸兩部分,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將在海上建設一座±500千伏海上換流站,將來自陽江海域的200萬千瓦海上風電,沿著總長115公裏的500千伏海底直流電纜,送至位於陽江陸上的海纜轉架空終端站,隨後,又再經由500千伏的直流架空線路,到達江門受端換流站,最終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強勁動能。

  項目投產後,預計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清潔電能約6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17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63萬噸,成為支撐灣區經濟發展的強勁清潔動力。

  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打破了海上風電的傳統輸送模式,電網企業統一規劃建設輸電“高速路”,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一至四項目可實現“一站式拚車”,不再重複敷設海纜和建設集控站,促進海陸空間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助力清潔能源送達千家萬戶。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廣東已連續4年海上風電年度新增並網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目前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累計已達到1222萬千瓦,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