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陳姆。10分鍾左右就會有誌願者過去。”“王伯,除了換燈泡還有其他需求嗎?”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汕頭市龍湖區的呼援通社工服務中心,熱線一直響個不停,中心黨支部書記佘瑞貞代表則守在一旁,時不時為年輕的接線誌願者們“支招”:如何針對不同來電老人的需求,精準“派單”給入戶誌願者。
呼援通社工服務中心是我省率先建立的長者遠程呼援服務平台之一,有300多名誌願者全天候為轄區內1.5萬多名75周歲以上老人提供上門公益服務。佘瑞貞作為中心負責人,一回到工作崗位,便在與誌願者們的交流中,抓住各種機會宣講省黨代會精神,動員激勵大家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服務。
最近,在帶隊下鄉慰問低保老人時,佘瑞貞經常把一些結合省黨代會精神的新思考記在筆記本中。翻開本子,前麵是在省黨代會現場的“聽課筆記”,後麵是將省黨代會精神傳達給中心誌願者的“備課筆記”。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著力建設全齡友好型社會,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優化積極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這跟我們的工作密切相關。”在與大家交流中,佘瑞貞直言,對社工服務中心而言,強化對老年朋友的服務供給,關鍵要在接聽社區老人電話後,做到迅速精準響應需求。
誌願者柳瓊香在這裏工作了9年,聽完佘瑞貞的宣講,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省黨代會報告對關心關愛老年群體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要繼續根據老人的需求加強學習,讓自己成為全麵手,把每一個老人都當作家人來服務。”
“報告還提到要格外關愛獨居老人,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誌願者林德賢說,在“接收需求—滿足需求”的服務鏈條基礎上,他和其他誌願者將探索主動提供服務。比如夏天到來,有不少老人打電話求助,說家裏的空調無法製冷,林德賢歸納了幾類原因後,主動電話詢問獨居老人是否存在相同問題。
“我們的目標就是培養一支專業隊伍,把愛和服務送到老人家中。大家一道學習、共同進步,為推動養老事業發展多做自己的貢獻。”佘瑞貞鼓勵大家說。
在交流中,桌上的對講機時常響起,外出為老人“送服務”的誌願者發來遠程谘詢。佘瑞貞拿起對講機,第一時間為誌願者“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