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月11日消息,位於東莞鬆山湖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2022年12月26日,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複,這標誌著項目前期立項工作取得關鍵性進展。該項目主要建設11台中子譜儀和實驗終端,提升加速器和靶站的束流功率。項目建成後,裝置綜合性能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研究對高性能中子散射的要求,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多貢獻,並進一步提升對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支撐能力。
目前,項目正在加快開展初步設計工作,爭取盡早開工建設。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我國首台、世界第四台脈衝型散裂中子源,被稱為“超級顯微鏡”。該項目主要建設一台直線加速器、一台快循環同步加速器、一個靶站和若幹台供科學實驗用的中子譜儀。
自2018年建成以來,中國散裂中子源運行高效穩定,先後有8台譜儀成功出束,其中5台已正式對外開放。截至目前注冊用戶約4200個,其中1/4來自粵港澳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