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學,排隊請和前後間隔1米以上……”日前,廣州市黃埔區在玉岩中學進行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防控演練:學校引進了黃埔區高新興科技集團自主研發的“校園AR實景防疫管理平台”,實現校園出入快速測溫、佩戴口罩主動識別、在線視頻巡查、告警視頻聯動、可視化預案等功能,提升學校的防疫水平。
4月9日,省教育廳發布通知,經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學生自4月27日起分期、分批、錯峰返校。據悉,廣州多區教育局已發布中小學生返校的相關工作指引,各學校已做好充分準備,部分學校更將返校工作落實到每個學習和生活場景,實現“一生一案”。
關鍵詞:如何回校
盡量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
校門口紅外線測體溫、教室零接觸收作業、食堂就餐單人單格……廣州市執信中學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活動,模擬校園學習生活的8個場景22個環節如何防疫,為開學做準備。
演練現場,由老師扮演的41名“學生”、23名老師,模擬入校、上課、就餐、午休、住宿的全過程,以及期間“學生”發熱、肚子不舒服等突發情況的應對措施。
執信中學校長何勇介紹,如果正式開學,學生每天早上將分4批錯峰入校,每批間隔10—15分鍾,以免短時間內人員太過聚集。
日前,越秀區教育局發布學校複課工作指引,明確要求做好學生錯峰、錯時出入學校。根據已製定的每日學生錯峰上學和放學時間表,分年級、分班級、分批、分時段精準有序安排學生上學和放學。據悉,部分中學針對初三、高三學生已經設置了“一生一策”的返校時間安排。對寄宿生,大多要求在26日晚上分批返校。
而隨著返校時間逐漸明晰,家長們下一個想到的問題無疑是:如何保證孩子安全回到學校?
天河區、番禺區發布指南,建議家長安排學生“家校點對點”出行,盡量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學;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為了確保返校師生的健康,廣州市多區還通過信息化技術加強防疫措施。如天河區要求所有師生在返校第一天提供返校前14天的健康卡或穗康碼等證明,相關人員還需要提供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具的“解除隔離”證明材料。
海珠區則實行“有條件返校製度”,要求返校學生的“穗康碼校園健康卡”和“海珠校園健康碼”需綠碼。若出現一般感冒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瀉等症狀,需配合防控要求,暫緩返校。
關鍵詞:如何上課
一天兩個口罩,音樂課欣賞為主
返校後,教室將成為學生每天學習的場所,如何避免病毒在班級之間傳播?廣州各區對此作出了細致要求。
越秀區提出,校內托管僅安排基本托管,不得混班;校內所有場所設施暫停向社會開放;暫停晚修活動。疫情形勢穩定前,停止舉辦與正常教學無關的聚集性活動。
天河區、番禺區均建議,上課期間課桌椅按單人單桌擺放,保持間距最大化。課間及課外活動方麵,課間佩戴口罩,適當、適度活動,日常社交保持1米以上距離,不到其他班級串門。
在正常教學活動中,師生要不要全程戴口罩?海珠區、天河區明確要求課堂教學時師生要佩戴好口罩。天河區還特別指出,教師使用教學用具等設備,上課前後使用75%濃度的醫用酒精擦拭消毒;教師批閱學生作業,分發學生作業、器材、資料及其他用品前後均需洗手,批閱及分發過程中,都需要佩戴口罩。體育課減小運動量,如安排高強度的活動可以摘下口罩,但學生之間需保持足夠的距離。音樂課盡量以音樂欣賞為主。
“音樂課這個安排挺貼心的,讓孩子們多聽、少唱,減少了風險。”家長馮女士說。
“我們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足量的口罩,每日2個,保障至少兩周的使用量。”海珠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家長如有困難可及時與學校聯係,學校將提供必要的幫助;同時,請根據學校和班主任要求,提前為孩子準備必要的生活用品、個人衛生用品及學習用具,但學生不得攜帶酒精、84消毒液等易燃易爆、有毒類消毒物品進入校園。
關鍵詞:如何生活
不允許點外賣,戴口罩午休
14日,海珠區教育局發布《致家長信》,明確提出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原則上在校內就餐,不允許家長送餐、外賣等外來食品進入校園。客觀條件限製,確需回家就餐的,家長要提前做好“點對點”往返用餐安排,避免在外用餐,往返過程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寄宿生入校後實行全員封閉管理,謝絕家長等人員探訪。
執信中學食堂就餐區被改造成了一個個“格子間”,師生一人一格,確保分隔。原本8人一桌的就餐位,經改造變成4人一桌,為確保學生有序就餐,執信中學將實行分批就餐。就餐前,學生需再次測量體溫,體溫正常的學生才可前往食堂。
執信中學的宿舍區,出入需要測量體溫,以往8個學生一個寢室也改為4個學生一個寢室。全體學生入住後,宿管人員進行宿舍巡查。如有異常,由一名宿管員將學生帶到校醫室處理,並做好登記。
在做好師生員工宿舍管理方麵,越秀區相關指引明確,宿舍實行封閉管理,禁止外人進入。實施嚴格區域分隔,師生員工不得串門聚集。宿舍建立晨檢、健康觀察與報病製度,由宿舍管理員或宿舍長負責執行並做好記錄,學生情況向班主任報告,教職工情況向值班校醫或行政報告。
番禺區的指南則更為明晰:學生回到宿舍,先洗手,把鑰匙、書包、外套等放在陽台上吹風。住宿生保持宿舍通風,每天至少3次、每次30分鍾以上,保持床位距離,並做好宿舍衛生清潔、消毒工作。就寢期間不串門,打水期間有序排隊不攀談。如有不適,要及時向宿舍管理員報告。
對於非住宿生,海珠、天河、番禺均明確要求學生不得在校外托管機構進行午休或托管,午休期間須全程佩戴口罩。
各地返校準備工作陸續開展
深圳
15日,深圳市教育局發布了《深圳市教育係統衛生防疫一日常規》,明確疫情期間學生首次返校前兩天通過“深i您”平台申報《健康信息申報卡》,遵照學校安排錯峰到校,安靜有序接受入校體溫檢測。此外,學生在上課時全程佩戴口罩,盡量單人單桌,保持距離最大化,相互不交頭接耳。《一日常規》還建議,家長要為孩子準備好適合年齡特點的口罩、飲水杯等用品,交代小孩多飲水。
珠海
4月13日晚,珠海市教育局官方微信發布學生返校時間安排,明確4月27日,珠海高三、初三年級學生返校;5月11日後,根據珠海疫情防控情況,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後,分期、分批、錯峰安排中小學其他年級學生返校。
另外,珠海市教育局明確,因延遲開學所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周末1天時間調課、壓縮暑期假期等方式補償,原則上占用暑假的時間不超過2周。
佛山
4月9日起,全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教職員工、學生統一登錄注冊粵省事“粵康碼”。4月15日前各中小學校幼兒園教職員工、學生必須完成“粵康碼”注冊,並需要登錄一次粵省事,打開本人及學生的“粵康碼”,粵省事後台自動關聯省大數據中心數據對教職員工、學生健康信息進行比對,生成各人“粵康碼”紅綠碼信息。
江門
江門市教育局明確,自4月13日起在全市各級學校推廣“粵省事”學生個人健康申報係統應用,實現全市學生便捷進行個人健康申報。係統將在全市教育係統各級各類學校,含各大專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中小學、幼兒園等使用。4月13日起,全市教師、學生統一使用粵省事平台做每日健康信息申報。
汕尾
日前,汕尾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學生和家長發表“公開信”提出,要及時報告個人健康信息,每天掃描“粵康碼”申報健康情況,特別是開學前14天的體溫監測要準確、真實,返校時“亮碼”入校,如實報告返校前旅居軌跡、健康狀況及接觸人員情況。
雲浮
雲浮市教育局明確,從4月7日起,全市1415所各級各類學校的師生可通過“粵省事·粵康碼”快速申報個人健康狀況,若個人不方便填寫時可由家長、老師等可信賴人員代填,做到不漏一人、及時上報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