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廣東在行動

全省文化場館有限度對公眾開放 線上活動帶市民“雲”過“五一”

時間 : 2020-05-02 08:12:1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五一”假期首日,因疫情影響,全省文化場館有限度對公眾開放,盡管線下活動受到限製,但線上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多地開展了閱讀分享、公益教學、朗誦、知識競賽等動、靜態表演與展示活動,擴大公共文化服務惠民社會效益。

  “觀眾朋友們,我們走進木雕屏門,看到這一正一反兩個‘福’字,就是‘福到了’的意思。”5月1日,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講解員在視頻中為觀眾展示陳家祠建築中的“福”文化,各類石雕、木雕、灰塑的“冷知識”瞬間“活”了起來。

  同日,在廣東省博物館有不少觀眾直奔“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和“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兩個大展。其中,“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是廣東省博物館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85件展品中有8件海外回流的國寶級文物。

  廣東多家博物館還開啟“雲比拚”,推出“雲遊”直播、線上導賞等服務。鴉片戰爭博物館聯合南方+客戶端推出“雲遊”海戰博物館專題直播,由金牌講解員帶領南方報業小記者走近百年前的槍支、火炮,了解鴉片戰爭背後的故事;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同步推出“雲遊古祠”導賞;廣東革命曆史博物館推出“翰墨相傳,以藝戰疫”線上書法活動;省立中山圖書館推出“五一‘腦’動節”——線上知識挑戰等活動,助力書香戰“疫”。

  廣州藝術博物院在勞動節當天,聯合楊之光美術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雲直播”活動。著名畫家楊之光之女、楊之光美術總部校長楊紅做客直播間,為公眾導賞《借鑒古洋尋我法——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楊之光畫稿展》上多幅精品。在“致敬最美勞動者——為抗‘疫’逆行者速寫”活動現場,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弘等多位畫家,為“雷神山”歸來的最美逆行者創作速寫。活動全程在微視、B站、一直播等多個平台同步直播,截至當天下午,活動全網點擊率超過5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