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是國際家庭日,全國婦聯舉辦“最美我的家 抗疫‘家’力量”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雲發布活動,揭曉660戶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其中廣東有25戶家庭入選。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家庭舍小家為大家,主動擔當作為,奮戰在疫情防控各領域,湧現出一批感人事跡。此次獲評“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的廣東家庭中,有的夫妻雙方同赴湖北馳援,有的堅守基層築牢社區防線,有的慷慨解囊捐資捐物,有的默默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不同家庭通過各自方式,克服種種困難,助力戰“疫”。
“我們是家人,也是戰友,愛與堅守同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黃媛與丈夫在同一個醫院,2月4日,兩人把11個月大的孩子托付給家婆,攜手前往湖北武漢馳援。雖然夫妻倆都在方艙醫院工作,但平時見麵的機會並不多。“有時剛好他來我所在醫院做感控觀察員,幫我穿防護服時,他每一步都很小心,生怕有一絲錯漏。”黃媛說,“這樣特殊的相見,難忘又感動。”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護士史麗莎曾於2003年在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疫情發生後,她再次寫下請戰書,於除夕夜奔赴湖北。丈夫張斌是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的民警,在高速路口進行24小時輪流設卡排查。每天,夫妻倆都會簡單問候幾句,之後便匆忙掛掉電話,各自繼續投入到緊張的戰鬥中。7歲的女兒把對媽媽的思念寫在信裏、畫在畫裏,為媽媽能打敗病毒感到自豪。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從除夕開始,深圳市光明街道東周社區黨委書記祝曉東連續兩個月無間斷工作。他保持24小時待命,常常剛睡下去,又接到緊急通知,就得立刻前往處理。妻子楊燕芝每天也在忙碌著,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協助做好流行病學史的調查及評估。夫妻倆吃住都在辦公室,照看兩個孩子的擔子落在奶奶身上。後來,奶奶病倒了,夫妻倆又連夜把孩子送回娘家,繼續守在防疫一線。
“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他們是無數個“小家”的典型代表,演繹了“最美”,傳揚了好家風,弘揚了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一個個小家庭的堅守,彙聚成廣東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