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後,一走出佛山二中考場的考生打出勝利手勢。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高考首日,廣東多地雨過天晴,一道道彩虹掛在天際。
“這是一次畢生難忘的考試!”7月7日,廣東67.4萬名考生齊赴考場,奮筆疾書,見證屬於自己的“雨後彩虹”。
經曆超長寒假、“雲端”上課,遇上考試延期、極端天氣,這屆考生與眾不同,也蘊含不凡。
廣東深刻學習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民全社會用心用情用力加油鼓勁、助力護航,保障考生放心安心靜心高考。
“高考首日,隔離考點均未啟用,無一人因新冠肺炎疫情、極端天氣缺考。”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透露,全省考場秩序井然、防護防疫有條不紊、考風考紀良好,進一步確保實現平安高考、健康高考、陽光高考、公平高考。
暖心守護考生追逐夢想
14時許,梅州氣溫35℃。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考生鄒靜頂著驕陽走進考場,卻感受到涼風陣陣、神清氣爽。“天氣燥熱,容易讓人心煩意亂,肯定影響考試發揮。”她說,今年考場空調全覆蓋,考生享受到舒適環境,更感受到暖心服務。
受疫情影響,今年高考延期一個月,廣東可能出現台風、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為此,省委、省政府提前部署、未雨綢繆,做好預案、應急方案。
半個多月前,省教育廳召開學生返校工作專班視頻調度會議,明確要求高考考點考場全覆蓋安裝空調。很快,汕頭、韶關、河源等地市迅速行動起來,想方設法推進空調安裝。
短短三周時間,全省新增安裝21770台空調,空調成為所有考場“標配”。“高考考場實現空調全覆蓋,就是要實實在在地為考生營造一個清涼舒適的考試環境。”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說。
疫情為考生設下“重重阻礙”,廣東的暖心護考、愛心送考卻一如往昔,更不乏創新之舉:
廣東警方推出28項智慧防控措施,“一考點一團隊”護航高考;廣州交警為考生打造一條平安赴考路,收到求助24宗,護送60名考生、4名老師及時安全抵達考場;河源340多輛統一標識的車輛、梅州綁著紅絲帶的摩托車、清遠粵運公交車,向考生、老師免費開放;全省142名殘疾考生獲得放大號試卷、延長考試時間等合理便利……
以考生為中心、全力以赴護航,每名考生都感受到了暖心的守護、期許的力量。
距離語文開考還有半小時,50歲的“媽媽級”考生陳女士忘帶身份證,著急地出現在東莞虎門中學考點前。虎門警方現場為她補辦身份證明,讓她順利赴考。“我想激勵高二的兒子努力學習,期待和他一起考上本科大學。”她堅定地說。
保障每名考生公平答卷
今年全國1071萬名考生參加高考,是疫情後全球最大規模聚集性活動。這無疑增加了防疫防護難度,也提高了保障公平高考的“門檻”。
一個小小的口罩,折射出廣東保障每名考生公平答卷的行動和決心。根據疫情防控防護要求,考生進入考場前,要戴上口罩、保持距離,並用速幹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或者洗手。
有人提出疑問:考生進入考場,是否佩戴自備的口罩?
“經過綜合研判,我們決定普通考場考生因特殊原因需要佩戴口罩的,需要向監考員申請,由考場配發口罩,不得使用自行攜帶口罩。”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範韶彬解釋,口罩上有金屬條,考生帶進考場會增加防範作弊的難度。
對考生而言,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挑戰,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一課。為此,今年廣東繼續嚴肅考風考紀、壓實責任職責,堅決維護高考公平、教育公平:
今年所有考場實現高清視頻設備全覆蓋安裝;試卷的運送車輛全程視頻監控追蹤,試卷分科入櫃入箱存放;嚴格學生戶籍、學籍管理,嚴防“冒名頂替”“高考移民”行為;啟動188個固定監測站,派出102台無線電監測監控車……
上午9時,鈴聲響起,語文開考。
深圳寶安一外備用考場,一名特殊考生正在埋頭答題;東莞東華高級中學東城考點,考生奮筆疾書;汕頭潮陽實驗學校考點,考場秩序井然……高清監控視頻隨時“雲監考”全省479個考點、23452個考場。
“語文考試不難!我們感受到考務安排和疫情防控工作非常細致,可以放心、安心、靜心考試。”考試結束鈴聲響起,考生餘同學輕鬆地走出潮州市高級中學考點,自信而從容。
以高考之名,為青春而戰。這一屆考生,經曆了更多的曲折和磨礪,也必將在未來看見更加絢麗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