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府辦〔2004〕67號 |
━━━━━━━━━━━━━━━━━━━━━━━━━━━ |
關於2003年度全省林業目標責任製考核結果的通報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03年度,我省各級人民政府認真貫徹執行《廣東省2001—200 5年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書》、《廣東省2001—2005年森林防 火責任書》、《廣東省2001—2005年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效益補償目 標責任書》,加大資金投入,采取得力措施,強化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落實 森林防火各項工作,推進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和管理,進一步促進了全省生態建設 和林業發展。根據《廣東省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製考核獎懲辦法》、 《廣東省森林防火目標責任製考核獎懲辦法》、《廣東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 效益補償目標責任製考核獎懲辦法》的規定,通過檢查考核,經省人民政府同意, 現將2003年度全省三個林業目標責任製考核結果通報如下: 一、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製考核結果 到2003年底,全省林業用地麵積1.625億畝,活立木蓄積量3.5 09億立方米,年淨增率3.4%;森林總采伐消耗量729萬立方米,為國務 院批準下達我省年森林采伐限額1100萬立方米的66%;林地綠化率為91. 5%,跡地更新率為93.8%;征占用林地審核率為94.5%;森林火災受 害率為0.176‰,森林病蟲害成災率為0.835%;經營野生動物違法率 為1.8%。執行七項考核指標總的情況較好。 廣州市高度重視目標責任製的貫徹執行,目標明確,責任到位,各項工作成 效顯著,考核評分第一名;韶關市認真落實目標責任製各項任務,采取有力措施, 促進了森林資源持續、穩定、協調發展,考核評分第二名;惠州市重視林業工作, 強化保護管理,較好地完成了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考核評分第三名。對以 上各市予以通報表揚。 清遠市貫徹執行目標責任製工作不夠落實,林業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森林采 伐管理、跡地造林更新等工作措施不力,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製總分僅 為58.7分。清遠市人民政府要針對存在問題進行認真整改,采取有力措施, 切實做好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工作,並於今年8月底前將整改情況報告省人民政 府。 二、森林防火目標責任製考核結果 2003年度,我省各級人民政府嚴格執行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製,在秋 冬天氣異常幹旱情況下,狠抓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各項措施的落實,堅持以人為 本,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損失,有效地保護了森林資源。全省發生森林火災 258次,其中火警99次,受害森林麵積1633公頃,沒有發生重大以上森 林火災;森林火災受害率0.176‰,發生率2.8次/10萬公頃森林,火 災案件查處率65.9%;絕大部分市森林火災受害率沒有突破省的控製指標, 森林火災發生率、查處率達到省的要求。全省營造生物防火林帶8199公裏、 麵積10316公頃,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和防火辦公室自身建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 惠州市對森林防火工作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製,做到 了思想認識、責任落實、預防措施、隊伍裝備、值班調度、領導指揮“六到位”, 森林防火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考核評分第一名;廣州市狠抓森林防火各項預 防措施落實,加大投入,在生物防火林帶、森林消防隊伍和指揮信息係統建設方 麵取得明顯成效,考核評分第二名;雲浮市強化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製,森林 防火宣傳和野外火源管理工作紮實,有效地遏製了森林火災發生,考核評分第三 名;深圳、江門、中山等市森林防火目標責任製各項指標取得較好成績。對上述 市予以通報表揚。 清遠市森林防火責任製不夠落實,防火宣傳和野外火源管理措施不到位,生 物防火林帶配套資金不落實,森林火災嚴重,考核總分僅為60分。清遠市人民 政府務必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堅決扭轉森林火災多發的被動 局麵。 三、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效益補償目標責任製考核結果 到2003年底,全省各市核定的生態公益林麵積3375756.5公頃 (不含省屬國有林場,下同),簽訂管護責任書麵積為3373314.9公頃, 簽訂率為99.93%;核定管護麵積3373748.9公頃,落實率為99. 94%;落實管護人員18724人,落實率為110.9%;生態公益林保存 麵積3375756.5公頃,保存率為100%;完成生態公益林跡地造林麵 積5924.2公頃,更新率為82.9%,較上年有所下降,其原因為去年下 半年進行了生態公益林的調整界定工作,有一部分商品林跡地劃進生態公益林後 未能及時造林更新;全省一類林比率18.54%、二類林比率49.67%; 生態公益林建設和補償資金基本到位,補償資金絕大部分能及時兌現給生態公益 林經營者,部分市縣還落實了配套資金。目標責任製的五大考核指標執行情況較 好。 東莞市大力抓好林分改造和城鎮綠化工作,不斷提高生態公益林的生態功能 等級,並落實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配套資金;廣州市推進“青山綠地”工程建設, 市財政投入林業資金14702萬元,加大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力度,重點建設綠 色通道和森林公園,並落實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配套資金;深圳市加大宣傳力度, 提高廣大市民的綠化意識,全市植樹造林630多萬株,生態風景林建設成效明 顯,城市綠化水平再上新台階,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 梅州市實施 “生態梅州”發展戰略,全力推進“綠滿梅州”大行動,掀起造林綠化新高潮。 對以上各市給予通報表揚。 考核發現一些地方落實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效益補償工作措施不力,成效 不顯著。個別地方生態公益林建設和效益補償資金到位率較低,配套資金不落實; 有的地方對生態公益林建設重視不夠,造林質量不高;有的地方對生態公益林保 護管理不力,不同程度存在毀林養蝦、采石挖土和亂征占生態公益林林地等問題, 應堅決予以糾正。各市、縣要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堅決杜絕違法行為的發生。對 各市落實情況,省林業局要加強監督檢查。 附件: 1.2003年度廣東省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製考核評分表 2.2003年度廣東省森林防火目標責任製考核評分表 3.2003年度廣東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效益補償目標責任製考核評分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