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府辦〔2004〕80號 |
━━━━━━━━━━━━━━━━━━━━━━━━━━━ |
轉發省經貿委關於廣東省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工作意見的通知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經貿委《關於廣東省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工作的意見》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 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各地、各有關部門在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工作中遇 到的問題,請逕與省經貿委聯係。
關於廣東省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工作的意見(省經貿委 二○○四年八月三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解決我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率先基本實 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麵臨的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問題,保障全省經濟持續快速健 康發展,我省將從2004年至2006年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資源節約活動, 全麵推進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資源的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根據《國務院 辦公廳關於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通知》(國辦發〔2004〕30號)和國務院 召開的全社會深入開展資源節約活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 下意見: 一、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一)總體目標:按照國務院要求,從2004年至2006年,經過3年 的努力,使全省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資源意識和節約意識顯著加強,資源 節約技術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資源節約政策法規和標準不斷完善,資源利用 率明顯提高,耕地減少趨勢得到遏製,資源瓶頸製約得到有效緩解。全社會自覺 節約資源的機製初步形成,全省資源節約工作上一個新台階。 (二)具體目標:力爭到2006年,全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至0.92 噸標準煤(當年價)。其中,重點耗能行業:噸鋼綜合能耗0.82標煤、網內 火電供電煤耗371克/千瓦時、每噸水泥綜合能耗150千克標煤、每噸原油 加工綜合能耗126千克標煤。節能率為4%,三年全社會節約能源量折合1500 萬噸標準煤。具體為: 節約用電:2006年節電13億千瓦時,能源利用效率達到35%。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到2006年,全省新增風力發電容量18 萬千瓦;全省太陽能熱水器(係統)保有量80萬立方米,光伏發電能力達2兆瓦。 節約用水:到2006年,全省萬元生產總值取水量下降10%,水的重複 利用率提高5%。其中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345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 用水量180立方米;全省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790立方米,工業用水重複利 用率65%。 節約用地:到2006年,確保全省4886萬畝耕地總量不減,全省耕地 總量動態和占補“雙平衡”。 資源綜合利用:到2006年,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5%,其 中,粉煤灰、煤矸石的資源綜合利用率分別達70%、78%。 新型建築材料:到2006年,新型牆體材料生產能力50億標準磚,新牆 材使用量約38億標磚,占牆材總用量的比例約30%。 散裝水泥:2006年散裝水泥供應量3100萬噸,散裝率達到36.47%, 節約油、煤、木材、電等綜合經濟效益15.5億元。 環境資源:到2006年,工業廢水回用率達50%,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 達40%以上。 二、工作機製和部門職責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高度,明 確分工,落實責任,全麵推進資源節約活動。根據國務院有關要求,成立省資源 節約活動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省經貿委、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 政廳、國土資源廳、建設廳、水利廳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省教育廳、農業廳、國 資委、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環保局、廣電局、統計局、法製辦、 總工會,團省委等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負責組織領導全省資源節約活動,製定 領導幹部資源節約政績考核製度並組織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省經貿 委),負責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資源節約活動的日常工作。具體分工如下: 省經貿委:製定全省資源節約總體規劃,製定工業節水、節能、綜合利用專 項規劃;負責組織、協調全省清潔生產工作;定期公布我省重點耗能企業;負責 資源節約日常綜合、協調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強調資源節約的重要性,製定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綜合協調生態建設和資源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 省科技廳:負責資源節約技術開發,推廣成熟資源節約技術和工藝;負責組 織清潔生產技術的開發與推廣;通過科普廣泛宣傳節電、節水常識。 省財政廳:製定和落實資源節約工作財政支持政策、措施。 省國土資源廳:製定節約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專項規劃並組織實施、監督檢查。 省建設廳:製定全省建築節能專項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推動新型牆體材料 及“禁實”工作;推動城市供水節水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工作。 省水利廳:編製全省行業用水定額,製定全省節約用水專項規劃,並組織實 施、監督檢查。充分發揮省節約用水辦公室職能,開展節水防汙型社會建設試點 工作。 省質監局:加強節約能源、水資源等方麵國家標準的宣傳貫徹,監督節約能 源、水資源等方麵國家標準的實施。對於無國家標準的相關領域節能產品,製定 地方標準,並負責對生產領域節能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 省統計局:加強能源、水資源等方麵的數據收集及統計分析工作,建立我省 資源信息管理係統,定期公布我省資源節約相關數據;協助省經貿委做好重點企 業節能監督工作。 省廣電局:組織力量宣傳報道資源節約成效顯著的先進單位、企業,及時曝 光高耗能、過度浪費資源事例,配合開展資源節約公益宣傳。 省教育廳、農業廳、國資委、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環保局、法製辦、 總工會,團省委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做好本單位和本係統資源節約活動的組 織實施,配合推進全省資源節約工作。 各市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製訂本地區資源節約活動 方案。各市可參照省的做法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或協調機製。 三、具體措施 (一)廣泛宣傳教育,加大培訓力度,增強全民節約意識。認真貫徹國家發 展改革委、中宣部《關於開展資源節約係列宣傳活動的通知》(發改環資〔2004〕 793號),按照《2004’資源節約係列宣傳活動宣傳提綱》組織宣傳,把 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意識、節約意識和憂患意識作為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重點。采 取有效形式,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活動,教育廣大幹部群眾正確認識資 源短缺的嚴峻形勢以及節約資源、建立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意義,轉變利用資源的 落後觀念和不良習慣,樹立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思想,促使他們自覺參與到節約 資源、保護資源的行動中來,真正把節約資源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為。 充分發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等部門和社會團體的作用,大力宣傳國 家和省有關資源節約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宣傳和推廣科學利用資源、節約資 源的好方法、好典型,對浪費資源、破壞資源的行為,要加強輿論監督,及時予 以曝光,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保護資源的良好風氣。 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資源節約宣傳和實踐活動,教育青少 年從小養成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各級工會要組織職工積極開展群眾性的資源節 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等活動。 切實做好資源節約的教育培訓工作。要將資源節約教育貫穿於中小學教育、 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體係中,製定培訓規劃,加強節約教育。對企事 業單位負責人、節能節水管理人員和重點用能設備操作人員進行不同層次的培訓, 加強對節能節水執法監督人員和檢測機構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資源節約的 技術服務水平和執法監督水平。 (二)依靠技術進步,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要重點支持 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開發,不斷提高資源節約技 術和設備水平。要通過發布目錄、組織現場會、舉辦展覽、技術交流等形式,加 快資源節約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推廣應用,盡快將其轉化為生產力。近期 重點推廣節電、節水、支流水改循環水、空冷、汙水回用、凝結水回用、高效節 能鍋爐、風機、水泵、電動機及拖動係統調速和建築節能技術;推廣空調節電技 術、綠色照明和高耗能行業能量係統優化技術;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廢水資 源化技術和“零”排放技術、中水回用和海水利用技術;推廣“三廢”綜合利用、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技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大力啟動和實施強製性能效標識製度,搞好節能、節水產品認證,提高產品能 效水平,引導用戶和消費者選購節能、節水型產品。建立並完善節能、節水、節材 、節地技術服務體係,為企業和全社會提供技術服務。 冶金、電力、建材、石化、造紙、紡織等高耗能、高耗水行業要積極采用先進 成熟實用的新技術,切實降低能源、水資源和原材料消耗。 要把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作為資源節約的重要途徑,按照資源消耗減量化、資源 化、無害化原則,從體製、政策、機製、投入等方麵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發展低 消耗、高附加值的產業和產品,降低經濟發展對資源的依賴度。對新建、改建、 擴建項目要由專業資源節約監測機構進行資源節約綜合評估,不符合資源節約產 業政策要求的,堅決不予批準。要限製和淘汰浪費資源、汙染環境的落後工藝、 技術和設備(產品),依法堅決關閉嚴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的企業和生產線。 (三)全麵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清潔生產是一種將汙染防治 戰略持續地應用於生產全過程的新的生產方式,其核心是從源頭抓起,預防為主, 通過全過程控製,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汙染防治從末端治理為主向生產全過程 控製的轉變,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要全麵認真貫徹《清潔生產促進法》, 依照《廣東省清潔生產聯合行動》提出的“實現三個100,建立一套機製”目 標要求,加大政策、措施配套,引導企業重視清潔生產,主動開展清潔生產,實 現節能、降耗、減汙、增效;要繼續抓好清潔生產隊伍建設、清潔生產企業審核 認定等工作,推進環保產業園區建設等。製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企業為基礎、 園區為平台,構築循環經濟體係。 (四)倡導政府機構節能,全麵開展政府節能計劃。加強政府機構節能,不 僅可以有效地節約能源、降低政府行政費用開支,而且能通過政府機構的示範表 率作用,提高全社會的節能意識,普及節能產品和設備,從而全麵提升全社會的 節能水平。 各市、各部門要全麵開展政府機構能耗狀況調查,研究製定政府機構節能政 策,側重在照明、空調、辦公、電梯、風機、水泵、紙張等能耗指標及其他主要 參數進行抽樣調查,通過試點示範,探索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政府 機構節能機製,並組織研究製定相關政策。 (五)製訂節約規劃,落實激勵政策,加強宏觀指導。各市、各部門在研究 製定“十一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建設重大項目時,必須把 資源節約、降低消耗列為重要內容。各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分別製定節能、節 電、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節約土地、節約海洋資源、節約森林資源等專項規劃, 提出目標、發展重點和政策措施。各專項規劃要在2004年10月底前上報省 資源節約活動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彙總編製全省資源節約總體規劃。 各市要抓緊製定本地區資源節約活動方案,明確2004-2006年的資 源節約目標,做到資源節約活動有重點、有措施、有效果。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重大節能技術開發、示範和改造項目的投資力 度,條件成熟的地區可以建立專項資金,重點用於扶持節能、節水新技術、新產 品的開發和推廣。認真落實國家鼓勵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優惠政策。要 研究運用價格調節機製,促進節能、節水、節約原材料和資源綜合利用。各級財 政要研究扶持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並將節能、節水產品(設備) 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各級政府要依據實際對資源節約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 予以表彰獎勵。 (六)完善法製建設,強化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水平。要切實抓好《節約能 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土地管理法》、《水法》和《廣東省節約能源 條例》、《廣東省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省經貿委 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製定有關配套政策、規章和標準,逐步建立起適合我省經濟 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政策法規體係。 要強化執法檢查力度。省經貿委要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對高耗能、高耗水企業 以及賓館、商廈、寫字樓等公共設施的資源節約情況進行檢查;對能效標準、高 耗電產品限額標準、建築節能標準以及行業節能設計規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列資源節約篇(章)的規定執行情況進行檢 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要依法進行嚴肅 處理。要加強資源節約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素質,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效 、公正、廉潔的節能行政執法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