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府辦〔2004〕84號
轉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衛生部
關於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衛生部關於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69號)轉發給你們。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請一並貫徹執行。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共同做好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各級政府和教育、衛生行政等部門以及各學校,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本通知精神,把學校衛生防疫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增強“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建立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製。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切實負起責任,各有關部門和學校必須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逐級簽訂工作責任狀,將責任分解落實到學校和責任人,加強領導,各司其責,密切配合,采取得力措施,共同做好衛生防疫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二、製訂預案,完善製度,建立學校衛生防疫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有效機製。各級教育、衛生部門和學校要結合實際,借鑒我省防治“非典”應急機製,共同研究製訂學校傳染病流行、群體性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疫情報告製度、責任追究製度,將其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係,建立此項工作的長效機製和預警機製。各學校要繼續堅持和完善現有衛生工作製度,建立健全學生定期健康體檢製度。有關高校經常性體檢費用,由高校從學生收費中統一支付。教育部門、學校、托幼機構和疫控機構要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加強預防接種、查驗預防接種證和補種補證等工作。有關學生預防接種和常見病防治的收費標準,按省衛生廳和省物價局規定的醫療收費標準給予學生折扣優惠,由受益學生直接繳納到醫療服務機構。
三、健全保健機構,切實做好師生保健工作。高校醫院、衛生科(所)和區域性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是教育係統內開展疾病防控工作的主要技術力量。各高校要根據辦學規模和實際需要,給予必要的人力和財力支持,加強校醫院和衛生科(所)的建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區域性的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建設,充分發揮校醫培訓中心、學校健康教育中心和學生常見病防治中心的作用及其技術人員優勢,加強對轄區內學校的業務指導,做好對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的服務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區域衛生規劃要求,對中小學衛生保健所給予指導、支持,依法規範對中小學衛生保健所的管理。
四、堅持健康教育,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行責任追究製度。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安排必要課時,對學校各類人員進行健康教育,增強師生的衛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將衛生防疫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評估體係中,作為學校主管領導任期目標和督導評級達標的重要內容認真督查;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認真組織好監督檢查工作,把專項檢查、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有機結合起來,及時發現問題,認真組織整改;各學校要經常性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設施進行自查,自覺接受有關督查和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積極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必須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責任追究製度,對因落實措施不力或玩忽職守、疏於管理,導致學校衛生防疫、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的,必須依法查處直接責任人,並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五、加大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設施與條件。各級政府及教育部門要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經費投入,每年安排相應的專項經費,進一步改善各學校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學校生活飲用水設施改造力度,確保學校飲用水安全衛生和必要的洗手設施,防止水源汙染造成疫病傳播。凡是未通自來水的學校,地方政府要將其納入基礎建設管網改造規劃中,盡快妥善解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對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督指導。
此項工作,由省教育廳會省衛生廳等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製定具體辦法並組織落實。各地在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逕向省教育廳、衛生廳報告反映。
yabo 11选5
二〇〇四年九月三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衛生部
關於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國辦發〔2003〕6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教育部、衛生部《關於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意見》已經
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二〇〇三年七月二日
關於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意見
教育部 衛生部
(二〇〇三年六月四日)
做好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對保障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意義重大。各級政府和教育、衛生等部門在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近期在學校發生的傳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數量有所增加。一些地區和學校不重視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工作機製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實,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衛生基礎設施條件落後等,是發生上述事件的重要原因。為切實保障學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做好學校衛生防疫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是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學校的共同責任。要從保障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要以極端負責的態度,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把這項工作紮紮實實地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教育、衛生工作的領導要切實負起領導責任,關心學校衛生防疫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成立由一把手負總責的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麵負責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把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作為衛生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給予密切配合和指導。
二、明確職責,健全機製。建立健全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製,將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責任分解落實到部門和具體責任人。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逐級簽訂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狀,教育行政部門要與學校簽訂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狀。要借鑒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機製建立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長效機製。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結合各地區、各學校的實際,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要求,共同研究製訂學校傳染病流行、群體性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預案。要將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應急處理工作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係之中。
三、加強預防控製,嚴格學校管理。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師生的公共衛生和食品衛生安全意識,促使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範的能力。要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將公共衛生和食品衛生安全教育貫穿在日常教育之中,結合季節性、突發性傳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預防,安排必要的課時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使防病防疫知識深入人心。要督促師生加強體育鍛煉,不斷增強體質,增強防病抗病的能力。
嚴格學校特別是寄宿製學校的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學校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與規章,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堅持每天清潔掃除,保持食堂環境衛生清潔;加強安全保衛,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食堂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嚴防發生投毒事件;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水源的管理, 防止水源汙染造成疫病傳播;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汙染環境和水源;加強學生宿舍的衛生管理與安全保衛,改善學生宿舍衛生與通風條件。各學校要明確責任人,切實落實各項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措施。
建立學生定期健康體檢製度,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並采取相應的隔離防範措施,及時切斷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途徑。各級人民政府要協調有關部門,妥善解決學生健康體檢費用問題。學校要按要求,聯係醫療或衛生保健機構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體檢。
學校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應當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發生傳染病流行,必須立即報告當地衛生疾病控製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接報後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規定,立即上報。學校在食物中毒或傳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製後,要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四、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加強對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的有關職責落實情況納入對中小學的綜合評估體係之中,並根據工作要求開展專項督導檢查。省級衛生、教育行政部門每年至少安排一至兩次專項檢查;縣級衛生、教育行政部門每學期至少安排一至兩次專項檢查,相關部門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學校(包括教學點)對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巡查,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整改措施。每個學校每學期至少接受一次巡查(包括專項檢查或督導檢查)。學校要經常性地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設施進行自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專項檢查或督導檢查結果要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並予以公布。對落實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措施不力,導致學校發生傳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對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以及在發生傳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後不及時報告或隱瞞不報的,要依法查處直接責任人,並追究有關領導的領導責任。
五、加大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設施與條件。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經費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在學校規劃、建設和危房改造過程中要統籌考慮食堂、宿舍、廁所設施和條件的改善,每年必須安排相應的專項經費改善學校食堂、宿舍、廁所等衛生設施條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也要安排相應的專項經費,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每年要安排學生飲水的專項經費,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和必要的洗手設施。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將學校食堂、宿舍、廁所設施及學校衛生基礎設施作為義務教育達標驗收、示範高中達標驗收的重要內容,予以統籌考慮。要及時對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教學、生活設施進行整改,消除事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