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yabo 11选5 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2-00040 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通報
發布機構: yabo 11选5 成文日期: 2002-01-31
名稱: 關於2001年全省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檢查情況的通報
文號: 粵府辦〔2002〕8號 發布日期: 2002-01-31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關於2001年全省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檢查情況的通報

發布日期:2002-01-31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02〕8號

━━━━━━━━━━━━━━━━━━━

 

關於2001年全省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檢查情況的通報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2001年11月底至12月初,省政府派出了檢查組,對廣州、韶關、清 遠、肇慶、雲浮、江門、陽江、茂名、湛江、河源、惠州、梅州、潮州、揭陽、 汕尾等15市的減輕農民負擔情況進行了檢查。現根據省人民政府意見,將檢查 情況通報如下:   從檢查的情況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基本能夠做到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減輕 農民負擔的方針、政策,按照中央“一項製度、八個禁止”的規定,把“減輕農 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來抓,初步形成了“一把手” 負總責的製度和相關工作規範,下功夫做好治理糾正加重農民負擔行為,大力減 輕農民負擔工作。全年全省取消或降低涉農收費標準項目共142項,減輕農民 負擔6.1億元,共立案查處涉農案件527宗,紀律處分加重農民負擔的主要 負責人共61人。   涉農收費在實施了收支兩條線製度的基礎上,公示和審計製度基本建立。全 省推行公示製度的鄉鎮達到90%以上。在做好農村財務公開、村務公開的同時, 初步建立起農民負擔審計製度,對村提留統籌費等收支情況實施審計。有的地方 如廣州市,審計麵達70%,有效地防止村財務亂開支的現象。同時為加強群眾 對農民負擔的監督,大部分市、縣、鄉鎮都設有農民負擔舉報電話。   村提留、鎮統籌費“一定三年”不變的政策得到落實,沒有發現有超過19 97年預算額的鄉鎮。目前,提留統籌費占上年人均純收入的比例最低為0.2 9%(廣州市),最高為2.77%(河源市)。   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中小學收費、農民建房、農村電價、農村訂閱報刊等 涉農收費進行的專項治理工作效果明顯。經過治理,農村中小學收費普遍實行了 掛牌、亮證收費、統一收費票據、交費持冊登記、公示、收支兩條線等製度,同 時大力實施省政府關於困難家庭學生免收書雜費政策,農民群眾普遍感到負擔比 過去減輕了,2001年比往年收費項目少了、標準低了,一個學期每生多的減 少了200多元,少的也減少了幾十元,估算全年全省減輕費用負擔約2.7億 元;農村電價沒有出現反彈,且逐年小幅下降,住宅電價從2000年底的0. 89元/千瓦時降為2001年底的0.87元/千瓦時,不少地方已降至0. 79元/千瓦時,提前實現省政府提出的目標;向農村強行征訂和攤派報刊的行 為得到初步整治。2001年全省壓縮征訂報刊種類 240種,減少16多萬 份,估算此項全省共減輕農民負擔692萬元。此外,要求農民出錢、出物、出 工達標升級行為基本得到遏製,取消有關活動142項,減輕農民負擔1.1億 元。糾正在結婚登記、計劃生育、外出務工辦證等方麵搭車收費、亂收費行為有 明顯好轉,沒有發現結婚登記時存在搭售獎券、紀念品等錯誤行為。   這次檢查仍然發現一些地方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問題還相當突出,主要表現 在:   一是對農民建房的亂收費情況仍然存在。檢查發現,中央和省已明令取消的 一些收費項目在一些地方仍在收取,名目不少,累計有:測繪費、土地管理費、 墾複費、圖紙設計費、規劃報建費、測量費、規劃設計費、建築物驗線費、撥地 釘樁費、社會福利費、地名費、征管費、丈測費、資料費、組卷費、利用土地檔 案服務費、基礎設施配套費、資料複印費、報建表費、土地使用費、工本費、村 鎮建設管理費和農房用地規劃費等。   二是教育方麵的亂集資和亂攤派在一些地方仍相當嚴重。一些地方政府如佛 岡、惠陽、和平等地仍然違反規定向農民進行教育集資。一些地方對政策明文規 定不準收費的項目仍在收取,如學生保安服務費、捐資改薄費等,個別地方的學 校還存在代辦學生保險費、指定學生到校辦工廠購買台凳等問題。相當部分地方 在征收教育費附加時,仍采用由鎮政府委托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向學生收取的錯誤 辦法。個別地方財政挪用教育費附加和把收取的學雜費用於統籌發放教師工資。   三是結婚登記、計劃生育收費還存在強製性婚檢、婚育前學習、結婚登記要 “捐款”、搭售刊物、交納計劃生育押金等錯誤做法問題。   四是向農村基層強行征訂攤派報刊雜誌現象仍然不容忽視。某些部門把征訂 與本部門有關的報刊雜誌列入本部門工作的考核指標,強行征訂攤派。某村村委 會反映,2001年上級要求征訂的報刊雜誌達20多種,開支達4000多元, 加重了農村基層單位和個人的負擔,群眾反映強烈。   五是各種名目的收費仍時有發生,如向村民集資用於償還村債務、公路擴建 改造,以及向農民自用摩托車收取運管費等。   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經檢查組指出後,一些地方政府已即時責成有關單位進 行整改,不該向農民收取的款項已陸續清退或作出了退款計劃。   我省一些地方涉農收費仍然存在“三亂”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少數領導尤 其是涉農部門領導對減輕農民負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門利益作祟,造成政策 落實不到位;二是缺乏有力的責任追究措施,對檢查出的問題,事後隻作所謂整 改了事,並沒有追究責任,導致違反規定行為屢禁不止,不斷反彈,問題長期得 不到解決。對此,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在新的一 年裏要繼續花大力氣,切實做好農民減負工作。   一、各地要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從講政治和全 局的高度,嚴格按照中央提出的“一項製度、八個禁止”的規定,把國家和省有 關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落到實處,按照對農民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 進一步落實減輕農民負擔“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工作責任製,做到“誰審 批、誰負責;誰亂收費、追究誰”。   二、繼續落實專項治理目標責任製。各級政府和涉農收費等部門要切實按照 國家和省的有關文件精神要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專項治理責任要求, 加大專項治理力度,集中力量治理農民建房、婚姻登記、計劃生育、農村中小學 的亂收費和報刊征訂攤派等突出問題,務必取得顯著成效。   三、進一步完善農民負擔各項製度。各地要在原有製度的基礎上,繼續完善 農民負擔監督卡製度、農民負擔審計製度、涉農收費公示等製度,要結合村務公 開、財務公開的工作,增加辦事透明度,從製度上保障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落實。   四、要嚴肅紀律,加大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各地發生加重農民負擔的 違法違紀問題,要依照《中共廣東省紀委、廣東省監察廳關於對加重農民負擔行 為黨紀政紀處分的暫行規定》(粵紀發〔2000〕1號),堅決追究有關人員 的責任。要認真做好涉及農民負擔的信訪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把矛盾解決 在萌芽狀態,確保農村社會穩定。                        yabo 11选5                       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