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傾聽你的呼聲,凝聚改變的力量,這裏是中共廣東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廣東民聲熱線,我是主持人唐琳。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許多人的正常生活軌跡,我們的節目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做了新的調整。今天(6月23日)和接下來的幾期節目,我們將邀請相關廳局單位來到我們的節目,來到直播間與大家一起分享疫情防控、複工複產複市、振興經濟等方麵的話題。今天我們節目直播熱線電話會一直開通,大家還可以致電020-114轉廣東民聲熱線專席找到廣東民聲熱線為您提供服務,反映你關注的問題;另外,直播間實況會通過“觸電新聞”APP實時直播。歡迎大家通過熱線電話、網絡留言與我們互動。
今天上線的單位是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稅務局在推廣“非接觸式辦稅”服務和減稅降費方麵有哪些舉措?廣東稅務在全國稅務係統率先打造“產業鏈智聯平台”,在助力企業複工複產方麵起到怎樣的作用?今天,我們的節目邀請到廣東省稅務局的相關負責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們的做法和經驗。
我先來介紹一下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幾位領導。他們分別是廣東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李榕濱,您好,李總。
李榕濱: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還有貨物和勞務稅處處長陸群英,您好,陸處。
陸群英:大家好!
主持人:企業所得稅處處長劉柯,您好,劉處。
劉柯: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的節目馬上開始。廣東民聲熱線,期待為您發聲。這一期我們的主題是“落實減稅降費,助力複工複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盡可能減少稅務人員與納稅人的近距離接觸,同時又最大限度地服務好納稅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是稅務部門必須直麵的問題。按照“盡可能網上辦”的原則,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廣東稅務部門增設了哪些網上辦稅的智能服務,是否能夠有效分流上門辦稅需求?現在民聲熱線記者唐夢圓就在廣州市天河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場的情況。
【現場連線】4分31秒
主持人:謝謝唐夢圓。剛才我們通過記者的介紹看到現場視頻人真的不多,所以“非接觸式辦稅”的服務確實看起來是降低了人員密度的作用。李總,您是否能夠給我們進一步介紹一下,這一項便民舉措給納稅人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變化呢?
李榕濱:好的,主持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麵對這場大考,稅務部門大力推行“非接觸式辦稅”,最大限度地減少納稅人前往辦稅廳的次數,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麵,全麵優化“非接觸式辦稅”渠道,實現 244 項涉稅繳費事項全程網上辦,並針對疫情期間出台的多項稅收政策措施,迅速調整信息係統,確保納稅人繳費人能夠第一時間享受到國家政策扶持;另一方麵,我們還順勢推出了22項“非接觸式辦稅”新措施,比方說,自然人代開房屋租賃發票業務,疫情發生前,納稅人需要預約再到現場等候辦理,相對比較麻煩,疫情期間我們順勢推出了這項業務的全程網上辦,現在納稅人網上辦理,整個過程隻需要幾分鍾,大大減少納稅人來回跑的現象。
總的來看,“非接觸式辦稅”帶來兩個新改變:
一是為納稅人繳費人帶來更安全、高效的辦稅新體驗。我們在全省推出發票業務在線申請、免費配送服務,這也是疫情期間我們推出的一項特色服務,共有108萬戶次申辦,免費配送發票5836萬份。我們把廣東在全國首創的V-tax,就是剛才視頻中遠程連線輔導的平台,逐步在全省鋪開。又比如,目前電子稅務局已上線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業務功能,納稅人直接使用境外銀聯信用卡等方式,僅需幾分鍾,就可以完成跨境人民幣繳稅。
二是讓納稅人繳費人“多走網路、少走馬路”“不走馬路”成為新常態。目前全省將近90%的納稅人、繳費人選擇通過“非接觸式辦稅”,同比增長了18個百分點,其中網上申報率達99%、發票業務網上辦理率達95%。“非接觸式辦稅”不僅僅是稅務部門應對疫情的便民利企舉措,更是持續鞏固拓展服務質量的長效之舉,今後我們將不斷完善“非接觸式辦稅”,提供更多的智能化、便利化、場景化的辦稅措施,讓“非接觸式辦稅”成為新常態,不斷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體驗感。
主持人:講到體驗感,作為普通的納稅人深有感觸,通過網絡辦稅,手機操作,一般的納稅申辦和退稅非常方便,我們在辦公室議論現在實在太便捷了。從個人到企業我們“非接觸式辦稅”是無處不在。劉處,全國兩會後,國家出台新政,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以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能具體介紹一下嗎?
劉柯:好的。主持人。為落實好國家出台的新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專門發布今年第10號公告,明確:
從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按規定辦理預繳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應交的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並繳納。
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個體工商戶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按規定辦理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個人所得稅,應交的個人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並繳納。其中,個體工商戶實行簡易申報的,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暫不扣劃個人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並劃繳。
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無論是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都可享受延緩繳納政策。
主持人:那除了延緩繳納所得稅之外,我們在扶持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方麵還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
李榕濱:這個問題陸處來回答。
陸群英:除了前麵提到的延期繳納稅款的措施之外,我們稅務部門還采取以下措施來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
一是今年新出台的對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政策;二是對因疫情影響納稅確有困難的,依法合理予以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三是依法延長2-5月的申報納稅期限,對受疫情影響確有困難無法按期納稅申報和延期納稅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依法核準其延期申報和延期繳納稅款。截至5月31日,全省共核準11863戶納稅人延期申報;對受疫情影響確有困難符合延期繳納條件的,依法核準其延期繳納稅款,幫助納稅人緩解資金壓力。全省已核準延期繳納稅款6266戶、核準延期繳納稅款197.2億元。
主持人:除了這些普惠性的稅收扶持政策措施,還有沒有專門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政策措施呢?
陸群英:有的。專門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收扶持政策,包括自2020年3月1日至年底,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減按1%。對申請停歇業的個體工商戶,簡化辦理停業登記;根據稅收優惠政策規定和受疫情影響情況,調減了70多萬戶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的核定經營額和應納稅額,調減後99%以上的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免於繳納增值稅,有力支持個體工商戶複工複產;在落實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方麵,我們主動批量發起退費,中小企業繳費人“免填單、免申請”就能自動享受。此外,我們大力拓展“銀稅互動”,與銀行機構合作創新推出“抗疫貸”“複工貸”等產品,今年1-5月累計為省內4.6萬戶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228.5億元。
與此同時,廣東稅務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積極參與廣東“中小企業26條”“個體工商戶23條”的製定實施,采取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問需問計中小企業。在廣東稅務門戶網站和廣東省電子稅務局係統新增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複工複產服務專欄,通過在線實時輔導、線上微課、智能谘詢等,確保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應知盡知、應享快享政策紅利。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抓緊、抓實、抓細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依法給予最大力度支持,讓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信心更足、動力更強。
主持人:謝謝陸處。剛才來自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的三位領導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在疫情期間無論是小微企業還是個體工商戶可以享受到很多的紅利,不知道聽眾對這些政策是否了解?如果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我們直播過程當中打進電話進行谘詢,了解這些對我們利好的政策措施。
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我們的節目做了新的調整。今天和接下來的幾個周二,都會有一個廳局單位來到我們的直播間,與大家一起分享疫情防控、複工複產複市、振興經濟等方麵的訊息。節目直播期間,我們的熱線電話也會一直開通,直播間實況也會通過“觸電新聞”APP實時直播。歡迎大家通過熱線電話、網絡留言與我們互動。
主持人:李總,剛才視頻連線時,繳費人提到,他收到了社保費退費。請問,國家出台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後,廣東稅務是如何落實政策、減輕企業負擔的?
李榕濱:在國家出台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後,廣東稅務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明確重點工作並細化任務清單,對標對表抓好政策落實。2020年2-5月,廣東(不含深圳)共有193萬戶用人單位實際享受了減免政策,累計減免519.7億元。同時,為89.9萬戶企業延繳社保費200億元,助力複工複產。我們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個快速、兩個加強”,及時把國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即快速製發文件、快速調整信息係統、快速退還已繳費款、加強宣傳培訓、加強繳費服務。例如在退費方麵,為第一時間紓解企業困難,減輕企業負擔,對我省實施意見出台前已繳納的社保費,采取“免填單、免申請”方式,由稅務部門主動發起退費。稅務、財政、人社、醫保和銀行等部門通力合作,確保及時足額退費。截至5月,已為全省106.4萬戶繳費單位辦理社保費退費76.7億元,有效減輕企業負擔。
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了一項利好的政策就是“前期出台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執行期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我們請劉處給大家講一講。
劉柯:關於“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執行期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的政策,稅務機關已根據規定在征管係統將減免時間統一調整延長到今年12月份。政策享受仍然實行免填單、免申請,中小微企業按照以往做法申報繳費就可以享受到這項政策。如果企業繳費有困難的,也可先按月申報,再按規定延期至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繳納社保費。如果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仍無力繳納社保費的企業,符合緩繳條件的,可按照廣東省稅務局、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延期繳納和緩繳事項的通知規定,申請緩繳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費。延期繳納和緩繳期間,職工個人社保待遇不受影響。
主持人:各位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廣東民聲熱線,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歡迎和我們一起探討關於“落實減稅降費,助力複工複產”方麵的話題。節目直播期間,我們的熱線電話也會一直開通,直播間實況也會通過“觸電新聞”APP實時直播,歡迎大家通過熱線電話、網絡留言與我們互動。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和省裏麵都接連出台了一係列的稅收業務政策,來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廣東稅務在全國稅務係統率先打造了“產業鏈智聯平台”,打通產業鏈供需鏈條。那麼這個平台在助力企業複工複產方麵起到怎樣的作用?我們的記者陳琤瓅現在就在佛山廣東小太陽砂磨材料有限公司,據了解這家企業在複工複產後,遇到原材料“斷供”問題,導致無法全麵恢複產能,而正是這個“產業鏈智聯平台”帶他們走出了困境,具體怎麼回事,我們讓琤瓅說說現場的情況。
【現場連線】 5分21秒
主持人:看來咱們“產業鏈智聯平台”對企業的幫助非常大,我們的記者在現場和企業交談就談到了稅務部門運用大數據,幫助企業從湖北獲取原材料貨源信息,這一點對企業複工複產幫助是非常大的。李總,能否介紹一下“產業鏈智聯平台”的情況呢?
李榕濱:好的主持人。我來介紹一下“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台”,“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台”是廣東省稅務局利用增值稅發票等數據為解決企業原材料供應不暢、上下遊產銷脫節等問題而開發的一個應用平台。這個平台今年3月份在佛山試點上線,具體怎麼做的,我們現場可以連線佛山市局工作人員介紹一下。
主持人:好的。我們連線一下佛山市稅務局稅收風險管理局局長馮崴接進我們的直播間,您好!馮局嗎?
馮崴:主持人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你能不能具體給我們介紹一下,讓廣東更多的企業都可以登錄“產業鏈智聯平台”,享受更多的利好。
馮崴:疫情發生後,佛山稅務部門積極投入支援鎮街一線防疫工作中,在逐戶走訪企業協助複工複產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許多企業受交通運輸不暢、上下遊企業尚未完全複工複產等因素影響,導致原材料供應不足或銷售渠道不暢,麵臨複工卻無法複產的困難。企業想自己尋找供應商和銷售渠道,但自身掌握資源有限,信息有限,網上信息良莠不齊。
我們也一直在思考,稅務部門可以做一些什麼幫助企業打通產業鏈。考慮到稅務部門掌握大量增值稅發票數據,可以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的商品服務種類、數量以及經濟活動發生時間等信息,所以我們萌發了把稅收大數據用起來,搭建“產業鏈智聯平台”,供企業自主使用的想法。
在省稅務局的指導下,我們迅速開展平台建設,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今年3月份平台在佛山試點上線。這個平台改進了以往點對點幫助企業尋找供應商、時間和人力成本較高的問題,讓企業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隨時隨地自主上平台尋找上遊原材料的供應商,還可以在平台上發布產品信息拓寬銷售渠道,平台推出後得到企業的普遍好評。
主持人:現在登錄“產業鏈智聯平台”的企業有多少呢?
馮崴:現在這個“產業鏈智聯平台”使用量很大,我們佛山有不少企業通過使用“產業鏈智聯平台”上平台尋找上下遊原材料供應商,還可以在上麵拓寬自己公司的業務。
主持人:實在是太好了。謝謝佛山市的介紹。智聯平台有很大的幫助,對企業來說非常有用。看來政府的職能部門真的需要更多這樣的腦洞大開的想法和敢做敢為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服務舉措。李總,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像佛山的公司通過“產業鏈智聯平台”跟湖北的企業建立了聯係,咱們廣東和湖北究竟怎麼樣進行大數據對接的?這個背後有沒有一些難點或者故事,您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李榕濱:好的,主持人。“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台”能夠根據企業產能、規模、行業、信用度等進行後台智能篩選,使檢索結果精準匹配查詢需求。同時還引入了授權機製,企業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公開企業名和聯係方式,充分保障信息安全。4月8日湖北全省生產生活秩序正式重啟後,廣東、湖北兩地稅務部門第一時間取得聯係,迅速決定聯合打造湖北“助力企業複工複產平台”。在兩地稅務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用5天時間就搭建完成“湖北稅務助力企業複工複產信息平台”,4月26日成功實現了廣東與湖北平台的“互聯互通”。現在,兩地企業尋找貨源時可以在廣東、湖北兩省選擇,發布產品信息可以被兩省企業獲知,還可以跨省發送尋貨需求並開展磋商,促進了兩地產業鏈協同複工複產達產。
除推動製造業等多行業加快產銷對接外,最近珠海稅務部門利用產業鏈智聯平台,還成功幫助當地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解決了外貿出口難題。珠海國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國外銷售渠道嚴重受阻。通過產業鏈智聯平台,不到一天時間,就收到了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的需求,並達成了250萬元的合作意向。
“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台”現在有電子稅務局和掌上稅務局(粵稅通)兩個版本,納稅人可以自主通過手機移動端“廣東稅務”微信公眾號、粵稅通小程序或PC網頁端使用平台。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推廣平台、拓展平台應用功能,使廣大企業能夠在更多渠道享受該便捷服務。目前,我們與有關主管部門已達成共識,準備在“粵商通”APP上線“產業鏈智聯平台”功能,這樣覆蓋麵會更廣。
主持人:覆蓋麵更廣是不是意味著除了廣東和湖北之外,更多的省份會加入進行數據的共享呢?
李榕濱:對的。我們正積極推進與其他省份進行對接。
主持人:除了產業鏈智聯平台,廣東省稅務局在運用大數據促進企業複工複產方麵,還有哪些舉措?
陸群英:除了剛才介紹的產業鏈智聯平台,稅收大數據在助力企業複工複產方麵的作用還有很多。比如說,我們通過“大數據”開展分析,全力提升優惠政策享受麵。例如,我們針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運輸收入免征增值稅政策享受麵偏低的問題,利用納稅人登記信息、申報數據及開票數據篩選出屬於貨物運輸行業,並且有開具貨物運輸普通發票的企業,組織各級稅務機關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輔導,確保納稅人掌握相關政策、開票及申報要求。
主持人:陸處,不好意思打斷一下。因為現在有一個熱線電話打進來了,是東莞的劉女士,我們聽聽他有什麼問題。你好!
劉女士:你好。
主持人:你有什麼問題?
劉女士:我是東莞一家貿易公司的會計,我們公司比較大,也是倉庫,我們會買消毒藥水來消毒,今年由於發生了新冠肺炎,我們老板因為疫情放假了,我們老板就讓我們把這些消毒藥水捐到醫院了,因為我是會計已經把這部分的數目記帳了,但是經辦人沒有拿票據,這個是否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我想問一下如果我們抵稅了的話,後麵會不會罰我們的款?
李榕濱:劉女士,你好!剛才你提的問題疫情期間你們企業積極配合疫情的防控進行捐贈物資是很好的舉動,我們表示敬佩。稅收政策是可以扣,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做稅前扣除,需要你捐贈有防疫任務的醫院,從捐贈醫院取得證明或者是相關的材料,可以入賬做企業所得稅的扣除。
劉女士:我們是2月份捐贈過去的,現在是否可以補材料呢?
李榕濱:可以的。你們可以請人民醫院出具一個接收函,留存備查就可以了。
劉女士:有一個接收函就可以了。
李榕濱:有接收函就可以了。
劉女士:好的。清楚了。謝謝!
主持人:剛才回答劉女士的問題是我們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的總審計師李榕濱。如果大家有任何問題想要谘詢或者是反饋的話都可以撥打我們的節目熱線電話。剛才我們講到“產業鏈智聯平台”,如果我們企業登錄這個平台享受到這麼多的稅收利好是否要繳費呢?
李榕濱:不用的,這些是免費的平台服務。
主持人:企業可以登錄這個“產業鏈智聯平台”享受政策的利好。對於企業來說少了很多一般在網絡上選擇數據的麻煩。陸處,請您繼續為我們介紹。
陸群英:剛才講到,我們稅務部門還提供了通過數據的分析,提升政策的享受麵這方麵的舉措。同時,我們也利用這些大數據為納稅人進行一個畫像。今年年初,我們推出了2019年度的帳單,對納稅人的稅收貢獻度、遵從度以及行為習慣、稅收優惠、納稅信用登記等等方麵進行一個歸納總結,讓企業對自身的經營情況、納稅遵從情況有更清晰的了解。帳單的推出也消除了我們征納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促進了納稅信用體係的完善。同時我們還提供了“銀稅互動”。
主持人:“銀稅互動”指的是什麼呢?
陸群英:具體來講就是跟銀行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幫助企業家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在依法依規和納稅人充分授權前提下,互相聯動打通數據共享通道,稅務部門將納稅人的納稅和繳費明細記錄及相關信用信息提供給銀行,銀行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向納稅信用良好的納稅人提供純信用的貸款。我們通過“銀稅互動”服務來拓寬納稅人的融資信貸渠道、降低融資信貸成本,進而推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主持人:“銀稅互動”對支持企業複工複產有哪些幫助呢?
李榕濱:“銀稅互動”的工作是我們稅務部門與銀行部門共創的品牌。目前納稅人登錄廣東電子稅務局的“銀稅互動”平台就可以自助選擇銀稅互動產品,通過申請人在納稅誠信方麵的情況,銀行對他授信,銀稅互動的金融產品得到了很多納稅人的肯定。特別是納稅人在查詢確認自身24個月的納稅和繳費信用記錄後,授權稅務機關向信貸產品所屬銀行共享在稅務部門繳稅和繳費的信息,這個信息要納稅人和繳費人同意,授權以後稅務機關才會提供,這是保護我們納稅人和繳費人的信息安全。
主持人:李總,不好意思打斷一下,我們有一個電話要接進來。喂,你好!錢女士,請問您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錢女士:我們公司現在是一般納稅人,最近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營業額下降比較厲害。今年營業額不到500萬,我們公司2019年轉登記過小規模納稅人一次,後來因為銷售金額又超過500萬,又登記為一般納稅人,我想問像我這種情況今年是否可以再轉回小規模納稅人?
李榕濱:這個問題由陸處回答。
主持人:陸處,請幫我們介紹一下。
陸群英:錢女士,你好!根據今年轉登記小規模納稅人的登記,轉登記前12個月或者是連續4個季度沒有超過500萬的納稅人,今年年底之前還可以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針對此,我們專門開發了網上辦理轉小規模納稅人事項的途徑,納稅人提交申請以後,經過稅務機關審核,符合規定,就可以從次月開始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了。
主持人:好的。錢女士,您明白了嗎?
錢女士:明白。
主持人:好的,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民聲熱線節目已經接近尾聲,節目最後,請李總對這期節目進行一個小總結。
李榕濱:謝謝主持人。廣東省稅務局將不折不扣把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把政策紅利直達困難企業、直達納稅人和繳費人,堅持依法組織收入,更好地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好“六穩”“六保”大局,我們將與納稅人和繳費人共渡難關,共克時艱,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感謝民聲熱線,感謝各位聽眾網友,感謝媒體朋友。感謝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今天的廣東"民聲熱線"節目到這裏就接近尾聲了,感謝省稅務局的各位領導。錯過我們直播的朋友可以下載觸電新聞app,訂閱“686新聞工廠”回看節目視頻。另外,您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關注"686新聞工廠"公眾號,留意我們的其他動態。接下來將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繼續做客我們廣東民聲熱線。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