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村娘媽誕巡遊現場(石牌村供圖)
4月20日上午,廣州市天河區石牌村舉行娘媽誕巡遊活動,現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巡遊隊伍靈動地穿梭在古老祠堂、摩天大樓之間,讓城市CBD充滿了民俗文化的氣息。
在石牌村,村民們親切地稱媽祖為“娘媽”。娘媽誕,即天後誕、媽祖誕。據傳,清代早期一次漲潮中,有一尊媽祖神像隨漲潮的河水漂至石牌村東邊鳳凰裏閘門外的河湧上,村民將其視為神靈所賜。於是,當時的村民就發起了自願捐款,每家出一篸穀,在村邊近水地點建一座小廟供奉媽祖。至今,石牌村民間一直傳承著在娘媽誕祈福的習俗,承載著大家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業興旺、平安吉祥的美好願景。
今年石牌村娘媽誕巡遊祈福活動共設祈福儀式、文化巡遊、答謝晚宴三個環節。
作為娘媽誕巡遊祈福活動的重頭戲,文化巡遊在上午8時隆重舉行。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相比往年,今年的巡遊路線最長,串聯起石牌村珠江新城安居房周邊的海安路、海居路、海樂路與海業路,從娘媽廳出發,經過朝陽東大街、石牌安居房一期廣場、石牌新慶村小區廣場、石牌安居房二三期牌坊廣場等地,再回到娘媽廳。
現場巡遊方陣亮點紛呈,由石牌小學粵劇藝術社8名小學生組成的“八仙祝壽”方陣,身著鮮豔服飾、妝容精致,宛如從畫中走來;一旁的少年龍獅隊活力四射,少年彩龍靈動飛舞,贏得現場陣陣喝彩。
今年新增的飄色方陣更是全場焦點。三五歲的小童,身著精致的古裝戲服,穩穩握住長矛、刀劍,仿佛會輕功一般,輕盈地懸於半空。他們跟隨巡遊隊伍靈動地穿梭在古老祠堂、現代都市的摩天大樓之間,所到之處歡呼聲、叫好聲此起彼伏,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據悉,天後習俗(石牌村娘媽誕)已於2024年成功入選“天河區第十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目前,石牌村正在積極申報市級非遺,力求讓這一承載著深厚曆史文化內涵的習俗得到更廣泛的認可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