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廣東 > 旅遊信息 > 旅遊大圖

敲鑼鼓、舞火龍、吃糍粑……韶關800年古村沸騰起來了

時間 : 2018-07-18 08:44:4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近日,中國傳統村落——韶關仁化縣扶溪鎮古夏村舉行禾齋文化節,充分展示古夏村的禾齋祈福、香火龍、舞獅、八音等豐富民俗文化,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市民、遊客2500多人參與體驗,感受南宋古村的特色文化魅力。

  古夏村始建於南宋年間,至今有800多年的曆史,先後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該村有保存完好的尚忠門、光裕堂、讚詒堂、青磚砌龍虎照壁、司馬第等古建築,還保留著大銅鑼、鏜鼓、舞龍、招龍、舞獅、花燈、鬧春牛、八音、禾齋等民俗文化。每年農曆六月初二的禾齋節民俗活動已在古夏村傳承了數百年,是村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農作物豐收的盛大節日。

  活動當天,村中四處是人群,隨著“吉時”的到來,由村民組成的“禾齋節”民俗隊伍,鑼鼓喧天,嗩呐嘹亮,幾十人的巡遊隊伍舞著布龍、舞著獅,中間抬著諸神,沿著禾齋節線路祈福。一路上浩浩蕩蕩的人群,隨著巡遊隊伍在鄉村田間走著,共同祈求風調雨順、保萬家平安。

  用稻草編織10多米長的龍,並在龍全身插滿點燃的長壽香,這是古夏村傳承了幾百年的香火龍文化。文化節前一晚,六七個村民舞著親手編織的火龍,在村中古道穿梭,歡騰起舞,眾人興奮地拿起相機或手機記錄火龍飛舞的身影。

  禾齋節當天,少年舞獅舞龍、八音、月姐歌、旗袍秀、書畫家創作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因禾齋節要戒齋3天,這3天以素食為主,糍粑便成為村民的主食。村民各家各戶把準備好的九層糍、留葉糍等20種糍粑類美食擺在主會場,上演鄉村糍粑長桌宴,琳琅滿目、色香味俱全的糍粑讓遊客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