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每年端午節迎來“龍舟季”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起龍船”儀式。5月22日(農曆四月初八),泮塘起龍船活動在廣州市荔灣區荔枝灣景區舉行,為第八屆“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節“五月五·龍船鼓”係列活動拉開序幕。
泮塘村的“龍船竇”位於荔灣區荔灣湖,雖然平常人來人往,卻鮮有人知道就在這波瀾不驚的湧水下,四艘龍舟正靜靜沉眠,其中的“仁威”老龍是四條龍船中“年歲”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條,具有400多年曆史。
當日上午9時30分,荔灣泮塘“仁威”龍船會及四約的各位長老和會員,分別在各鄉約會所集合,準備好起龍船的工具用品。然後,眾人分工抬旗幟、燒豬、祭品、龍船鼓、工具等,打響龍船鼓,走向荔灣湖內的“龍船竇”。
到達“龍船竇”後,眾人將工具用品擺放好,將旗幟綁好在岸邊。主理祭拜事務的人將燒豬、祭品分別放好在兩個竹編的窩籃內。在長老帶領下,眾人祭拜和宣讀祝禱文,感謝水神和龍母娘娘在過去的一年裏庇佑眾人和照顧藏在水裏的龍船;然後將祭拜的齋菜撥入水中作為獻祭。
傳統祭拜儀式後,每條龍舟分別由近20名壯漢負責,他們陸續跳入水中,先將積壓在龍船艙內的泥沙掏出,再合力搖鬆龍船底的泥漿,龍船逐漸浮出水麵。起船後,村民們用布等工具,清理船上的淤泥等雜物。
龍船清理完後裝上龍頭龍尾,經過對船身重新上漆、上色等精心裝扮後,龍船煥然一新。隨後,村民將龍船鼓放到龍船上,迫不及待試水試扒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