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bo 11选5
關於印發廣東省
推動遊艇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024—2027年)的通知
粵辦函〔2024〕311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推動遊艇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反映。
省政府辦公廳
2024年11月6日
廣東省推動遊艇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024—2027年)
遊艇產業是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性產業,其關聯行業涵蓋研發設計、製造、旅遊消費、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等,產業鏈長、帶動作用大、發展前景廣闊。為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形成遊艇產業體係,帶動遊艇旅遊產業發展,開辟發展新賽道,打造發展新優勢,構建遊艇產業新格局,製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提升製造、補足設施、帶動消費、優化監管”的原則,加快推動我省遊艇產業發展。力爭到2027年,我省遊艇製造產業鏈不斷升級,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維修保養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建立完善的遊艇基礎設施體係,規劃建設高標準遊艇碼頭,提升碼頭設施智能化水平,建成遊艇泊位數(含停靠點)不少於2500個,基本形成覆蓋全省沿海的遊艇停泊網絡。提升遊艇安全監管能力,擴大消費市場需求,打造一批具有廣東特色的遊艇旅遊線路和體驗項目,全省遊艇登記數量達4000艘以上,遊艇及關聯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
二、提升遊艇研發製造水平
(一)培育遊艇製造業龍頭骨幹企業。支持龍頭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打造自主遊艇品牌,提升國際影響力。加快構建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係,力爭每年在遊艇相關產業領域培育一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增強遊艇研發能力。聚焦推動遊艇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開展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技術、環保材料、減震降噪和智能駕駛、北鬥定位、遠程可視化監管、數字化運維等技術應用研究。支持企業麵向國內大眾化消費需求研發係列標準化產品,采用數字化、規模化、綠色化的生產製造工藝,提升技術水平和建造品質。加強配套供應鏈建設,支持研發製造船用發動機、純電動力係統、混動係統、智能儀器儀表、高效推進器等遊艇關鍵核心零部件及輔助設備。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領軍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引資,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設遊艇產業特色產業園。按照“產業集聚、優化布局”的原則,依托省級以上開發區省市合力建設3個左右特色突出、產業集聚的特色產業園,吸引產業、人才、資金、創新等資源集聚,形成覆蓋技術研發、維修保養、運營服務、教育培訓等業態,為培育具有國內競爭力的遊艇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撐。(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動粵港澳遊艇政策突破
(四)爭取粵港澳遊艇自由行試點。推動出台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爭取國家對港澳遊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出入境、航行、停泊、維修保養、旅遊等方麵推行係列便利措施。加強試點效果評估,穩步擴大相關政策適用範圍。(省文化和旅遊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促進粵港澳遊艇互認互通。積極推動粵港澳遊艇互通、牌證互認及遊艇操作人員證書粵港澳互認。擴大遊艇航行水域,探索開發跨境遊艇旅遊產品。發揮遊艇製造優勢,承接港澳遊艇維修保養業務,開展港澳遊艇展會、賽事等交流合作。(廣東海事局,省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遊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六)統籌推進遊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地市逐步完善公共遊艇碼頭布局規劃,按照布局規劃新建一批公共遊艇碼頭;因地製宜規劃建設遊艇停靠點、下水坡道、係泊錨地、陸上幹艙以及環保配套設施設備等。加強對現有碼頭的規範管理,支持各地市結合港口規劃因地製宜推動老舊碼頭改造為遊艇碼頭,並完善配套設施。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遊艇碼頭建設、老舊碼頭改擴建的投入。完善港澳遊艇停泊專區、驗放專區、人員上下船智能化監控及出入口智能化門禁等查驗場地及監管設施,確保遊艇出入境及停泊期間管理“可視、可控”。鼓勵企業和個人所有或運營的遊艇碼頭向社會開放。(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水利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完善遊艇綜合服務中心。推動在濱海和東江、西江、北江、潭江等沿線旅遊資源豐富的節點區域建設一批集遊艇停泊、供油供水、商務休閑、餐飲住宿等為一體的遊艇綜合服務中心,打造智慧、便捷的電子yabo2018柏林赫塔 ,提高綜合服務水平。(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廣東海事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提升遊艇公共服務能力。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江門等重點地區加強碼頭泊位、遊艇檢驗、口岸查驗、報關、評估、倉儲、航道服務等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強化跨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強遊艇旅遊靠泊地、遊艇旅遊線路等信息宣傳,提升遊艇旅遊的便利性和舒適性。(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動遊艇租賃創新發展
(九)規範遊艇租賃市場秩序。研究出台廣東省遊艇租賃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等規定,加強遊艇租賃運營管理。完善租賃遊艇檢驗、遊艇操作人員培訓等配套製度,提高租賃遊艇安全運營質量,降低遊艇載客風險。(省交通運輸廳、文化和旅遊廳、市場監管局,廣東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探索遊艇租賃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市積極探索建設遊艇租賃試點,打造一批適合大眾消費的遊艇租賃示範項目。鼓勵遊艇俱樂部提高管理能力,增強軟硬件實力,創新經營模式,擴大客群範圍,提升遊艇服務企業綜合服務水平。(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廣東海事局,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培育遊艇旅遊消費新業態
(十一)創新遊艇旅遊航線及消費產品。加強陸海統籌和江海聯動,建設一批高等級濱海旅遊度假區和旅遊景區,推出一批遊艇旅遊精品航線,打造一批海釣、潛水觀光、登島探險等適合遊艇遊玩的特色旅遊產品,強化規範管理,豐富提升遊艇旅遊體驗。(省文化和旅遊廳、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廣東海事局,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支持舉辦遊艇相關國際賽事活動。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中山、江門、陽江、湛江等重點地市舉辦國際遊艇帆船體育競賽、設計大賽等相關賽事活動,促進遊艇行業交流,提升我省遊艇產業知名度。(省體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廣東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相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打造專業遊艇展會。支持省內遊艇製造企業積極利用“粵貿全國”“粵貿全球”等活動平台,參加境內、外重點展會,積極開拓國內外消費市場。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舉辦遊艇產業相關博覽會。依托廣東旅博會、廣東旅遊文化節等省內旅遊專業節展,舉辦遊艇旅遊推介會,加大對廣東遊艇旅遊消費的宣傳力度。(省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升安全監督與管理水平
(十四)規範遊艇安全管理。建立遊艇分級分類管理製度,落實屬地責任,依法依規完善地市、縣區、鎮、碼頭(停泊點)、船主五級安全管理責任體係。明確遊艇經營人安全管理職責,確保遊艇適航、配備足夠適任駕駛人員和通信、應急等設備。督促遊艇依規配備通信設備,確保遊艇航行軌跡完整、可視。加強遊艇操作人員培訓,提高船員專業技能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廣東海事局,省交通運輸廳,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強化遊艇精細化管理。明確遊艇從事水上體育運動及賽事、經營性水上娛樂活動、休閑漁業及遊艇航行(在密集區域、遠距離)等四大類別安全風險,細化防控措施,合理分配資源,全麵提升遊艇安全防控能力。(廣東海事局,省交通運輸廳、文化和旅遊廳、體育局,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優化遊艇管理yabo2018柏林赫塔 。實行海事政務“一網通辦”,實現多項業務一次辦結。落實船舶轉籍登記不停航辦證服務,降低遊艇過戶時間經濟成本。探索開展遊艇產業領域社會信用體係建設,將遊艇管理相關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目錄,並及時歸集共享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對遊艇產業領域的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製。(廣東海事局,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市場監管局,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加強遊艇活動應急力量建設。支持相關地市加強搜救隊伍建設,配備能覆蓋遊艇活動水域的搜救船舶、搜救直升機等水上搜救應急力量,在遊艇碼頭、遊樂景點等場所配置水上應急救援設施設備,鼓勵水上搜救誌願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水上應急救助,提升現場監管和應急搜救能力,推動落實全航程通信覆蓋、全航程動態感知、全航程應急高效,保障遊艇及其水上活動安全。(廣東海事局,省交通運輸廳、應急管理廳,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保障措施
(十八)加強統籌協調。加強對全省遊艇產業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製定出台廣東省遊艇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遊艇產業發展目標,因地製宜確定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群遊艇產業發展重點,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海事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完善遊艇產業政策法規體係。研究出台廣東省遊艇管理辦法,推動遊艇檢驗登記、航行停泊、安全保障等規範化發展。圍繞遊艇製造、遊艇旅遊、遊艇管理服務等領域,持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強化遊艇產業重大項目建設服務,加快推動遊艇產業發展。(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遊艇製造項目、遊艇基礎設施建設及遊艇企業的融資支持。鼓勵保險機構探索開展遊艇相關保險業務,優化保險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群體風險保障需求。支持發展遊艇融資租賃,鼓勵符合條件的遊艇企業通過上市掛牌、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省委金融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文化和旅遊廳,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金融監管局、廣東證監局、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深圳金融監管局、深圳證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統籌謀劃遊憩用海海域使用,科學布局遊艇碼頭、遊艇海上停泊、旅遊配套設施、訓練和培訓、海上觀光、海上低速高速活動類、水下觀光用海,為遊艇產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加強遊艇人才培養,支持普通高校、職業學校加強遊艇相關學科或專業建設,聯合遊艇製造企業、遊艇服務企業,共同培養遊艇產業所需技術、服務人才。落實產業人才激勵政策,加大遊艇產業重點領域高端人才引進力度。(省自然資源廳、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營造良好氛圍。加強遊艇大眾化消費理念宣傳,引導遊艇旅遊消費大眾化。開展科普講座、遊艇試乘、遊艇試駕等活動,提升大眾參與度。推動遊艇行業協會發展,鼓勵行業協會發布廣東省遊艇產業藍皮書,引導行業有序健康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廣東海事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加強遊艇經濟統計。建立遊艇經濟發展的統計機製,研究確定遊艇經濟相關產業分類標準,加強遊艇經濟統計監測結果的綜合應用。(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