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文件庫 > 全部文件 > 粵辦函
006939748/2020-00633
商貿、海關、旅遊
yabo 11选5
2020-06-16
yabo 11选5 印發《關於提升產品質量標準水平支持企業“走出去”的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
粵辦函〔2020〕90號
2020-06-25
時間 : 2020-06-25 09:44:15 來源 : 本網
【打印】 【字體:

yabo 11选5 印發《關於提升產品

質量標準水平支持企業“走出去”的

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

粵辦函〔2020〕90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關於提升產品質量標準水平支持企業“走出去”的若幹政策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市場監管局反映。


省政府辦公廳

2020年6月16日


關於提升產品質量標準水平支持企業

“走出去”的若幹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全麵落實“質量為王”的價值導向,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著力打造“廣東製造”金字招牌,紮實推進質量強省建設,製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護產品出口企業幫扶綠色通道。開展國內外防護產品產業鏈標準比對,製定快速響應國際市場需求的團體標準,鼓勵國內、國際權威認證機構開展自願性認證。收集、分析出口目的國(地區)防疫產品標準、認證、市場準入、技術法規等方麵最新動態,為出口企業提供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標準法規等一站式服務。采取線上申請受理、延期現場審核檢查等方式,支持出口企業快速辦理資質許可及出口相關手續。(省市場監管局、藥監局、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負責)

  二、提升先進標準支撐產業發展能力。以產業鏈為紐帶,依托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和大中型骨幹企業,提升重點領域上下遊產業標準的協同性和配套性,建立覆蓋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標準體係。指導、規範行業協會和商會等社會團體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支持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團體標準評價,培育廣東團體標準品牌,提升廣東團體標準社會認可度,為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多優質團體標準。以先進標準助推研發成果轉化落地,積極支持項目研發成果和必要專利轉化為技術標準,形成核心技術和專利標準化的典型案例和成熟模式,推動技術研發、標準研製與專利布局有效銜接。(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三、夯實產業發展質量基礎設施。圍繞產業發展和企業質量服務需求,布局推動計量、標準、檢測、認證等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將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納入廣東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支持在重點產業集群建立國家級和省級計量、標準、檢測、認證專業機構。推動將企業質量創新和質量技術基礎支出納入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範圍,依法享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及其他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加大質量技術基礎投入。鼓勵社會組織、專業技術機構、行業龍頭企業建立集產業協同研發設計、質量管理、標準研製和知識產權運用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省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省稅務局負責)

  四、加強中小微企業質量提升幫扶。製定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指南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為企業全麵提高質量管理能力提供指引。鼓勵計量、標準、檢測、認證和知識產權等專業機構與產業集群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向企業開放共享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支持企業開展高質量專利培育布局。檢測認證、標準研製、專利審查等專業技術人員與企業研發人員建立溝通交流機製,聯合開展質量創新和質量攻關,共享研發成果。支持優勢產業聚集區申報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糾紛解決方案。圍繞重點產品設立“產品醫院”,開展質量問題“問診”“治病”,為產業發展和企業產品質量提升提供一站式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建立“質量廣東”綜合服務信息化平台,及時收集、響應企業質量服務需求,免費向企業提供質量專業知識網絡培訓,促進企業與專業機構、技術專家交流互動。(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五、實施重點產品質量提升行動。以產業集群為基礎,依托檢測機構、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選取重點產品開展與國內外標杆產品的執行標準和質量指標比對研究,深入分析產品質量、品牌、知識產權和技術性貿易措施等狀況,找準比較優勢、產業通病和差距短板,指導完善產業鏈標準體係、質量管理體係和知識產權管理體係,推廣卓越績效模式和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升行業產品質量整體水平。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推進質量提升示範區建設。(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六、優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環境。開展產品質量問題“清零行動”,對監督抽查不合格、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產品實施重點監管,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強製性產品認證、行政許可等規範要求組織生產。倡導“優質優價”“物有所值”,將質量標準要求落實到政府采購全過程,支持消費者委員會等社會組織對嚴重質量侵權行為提起公益訴訟,用法律、行政和市場手段,引導市場主體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體係。開展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專利導航,建立完善以產業數據、專利數據為基礎的產業專利導航決策機製。將生產者、經營者(含銷售者、電商平台、市場開辦者等)的質量違法行為,以及檢驗檢測、認證、質量品牌評價等第三方機構和社會組織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結果或認證結論、不履行有效跟蹤法定義務、違規開展評價等違法行為,納入相關市場主體及責任人員信用記錄,對嚴重質量違法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省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負責)

  七、打造廣東製造金字招牌。優化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審製度,支持地級以上市政府開展政府質量獎評審,逐步擴大政府質量獎評審領域,發揮質量標杆示範引領作用。在重點領域和產業集群設立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支持企業建立以質量為基礎的品牌發展戰略,開展商標國際注冊和自主品牌國際化建設。推動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導集群內企業標準協調、創新協同、業務協作、資源共享,推動產業鏈提質升級。借助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等國際貿易平台和中國品牌日、全國“質量月”等活動,宣傳推介廣東產品,推廣廣東標準,講好廣東品牌故事。(省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八、提升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能力。強化出口企業合規經營意識,開展企業經營合規管理標準體係宣貫,引導企業加強經營合規管理標準化建設。加強檢驗檢測認證國際交流合作,鼓勵檢測認證機構取得更多境外資質認可,降低企業出口交易成本。建立以中小微企業為主要援助對象的知識產權援助製度,提供知識產權海外申請、布局和維權援助等公益性服務。針對我省重點出口產品和主要出口國(地區),支持廣東省WTO/TBT通報谘詢研究中心等專業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跟蹤、翻譯和評議,開展出口產品境外被召回、通報、退運等相關信息監測,為企業產品出口提供預警信息和解決方案,降低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風險。(省市場監管局、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負責)

  九、增強廣東標準化工作國際影響力。加快推進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發揮廣東產業化優勢和港澳國際化優勢,聯合開展國際標準和灣區團體標準研製,推動港澳地區更多領域和產品適用國家標準,支持港澳地區先進標準成為國家標準和灣區團體標準,在重點領域實現“同一個灣區,同一個標準”。爭取更多國際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和工作組落戶廣東,在重點領域創新設立以國際標準化專家命名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室,以支持成立“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技術聯盟、“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為試點,推動我省在行業規則“無人區”具有國際化優勢的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遊組建國際標準組織機構。支持企事業單位承辦、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升其參與國際標準製修訂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我省優勢特色行業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十、強化人才培養和資金保障。加強質量標準專業知識培訓,將質量管理、標準化等基礎知識等作為我省技能型人才培訓的基礎課程。在全省大中型企業和國有企業推行首席質量官製度,遴選培育一批製造業質量標準領軍人才。支持我省標準化專家到國際標準化組織交流任職,吸引國外標準化專家來粵短期工作交流。強化財政資金引導和杠杆作用,有關職能部門在本部門年度預算內統籌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省市場監管局、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資委商請省委組織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