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推進全球旅遊業複蘇成為廣泛關切。5日,2020年服貿會四場高峰論壇之一的“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全球旅遊行業代表聚焦“重啟旅遊,再創繁榮”這一主題,彙聚各方智慧和經驗,探索全球旅遊業振興之道。
服貿會為全球旅遊業複蘇提供智力支持
今年以來,全球旅遊業因疫情遭受重創。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預測指出,2020年全球國際遊客人數將較去年下降58%至78%,全球旅遊業收入或將減少9100億美元,降至1.2萬億美元。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8月底表示,旅遊業是全球經濟第三大出口類別。他認為,疫情使與旅遊業相關的住宿和食品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遭受巨大破壞,超過1億個旅遊業工作崗位麵臨消失風險。
出席此次大會的嘉賓們表示,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旅遊業重啟的關鍵時刻,中國舉辦服貿會具有重要意義。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羅利卡什維利在5日上午的致辭中說,此次疫情導致了全球旅遊業發展停滯,但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麵起到了示範作用,中國經濟正在逐步重啟,旅行限製的解除也給中國國內和其他國家的數百萬人帶來了希望。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在大會上分享了中國旅遊業有序複工複產的經驗。
“疫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關閉旅遊景區、停止組織旅行社組團活動,積極協調出境遊客返程、發布境外旅遊提醒,有效防範了旅遊領域疫情的風險。”胡和平說。此外,針對旅遊行業的困難,中國從中央到地方還推出了一係列紓困舉措。
旅遊業複蘇之道:創新發展成大勢所趨
目前,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得以緩解,但是國與國之間旅遊的“大門”尚未完全打開。
“尤其航空業作為旅遊業最大的紐帶,目前尚未恢複。樂觀估計,到今年年底,全球航空客運能恢複到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李寶春說。
李寶春認為,對世界旅遊城市而言,防疫抗疫的節奏和能力參差不齊是目前最大的難題。“我們將把中國抗疫防疫的舉措,以及逐步恢複旅遊業的相關經驗,與更多國家和海外城市交流分享。”
此次論壇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業複蘇與振興行動指南》。這份指南指出,各國應推動疫情影響下城市旅遊的模式創新,推動非傳統的分散化、個性化、定製化、預約化旅遊出行模式,推動城市旅遊產品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全球旅遊業朝智能化、便捷化、品質化的方向發展。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杜一力建議,除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刺激各國各地區旅遊出遊需求之外,也要反思旅遊業的變革,解決旅遊業的結構性問題,促進旅遊業的全方位創新。
“如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現代科技手段,促進智慧旅遊和智慧城市發展。”杜一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