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報道,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行動方案》麵向今後5年提出了51條具體行動舉措,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列出了路線圖。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重要內容,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行動方案》提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打通流通大動脈,推進市場提質增效,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製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係。
夯實市場體係基礎製度
《行動方案》提出了五大方麵具體要求:夯實市場體係基礎製度、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製。
在夯實市場體係基礎製度上,《行動方案》提出,全麵完善產權保護製度、全麵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全麵完善公平競爭製度。具體舉措包括: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法規體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健全農村集體產權製度、全麵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加強和改進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等。
《行動方案》提出,建立企業破產案件簡化審理模式,對資產數額不大、經營地域不廣的企業實行簡易破產程序。開展個人破產製度改革試點。
《行動方案》還提出,製定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選擇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
開展土地指標跨區域交易試點
在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方麵,根據《行動方案》,我國將推動經營性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化土地管理製度改革,完善建設用地市場體係,開展土地指標跨區域交易試點。對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政策實施評估,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製。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省域內跨區域補充耕地指標交易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和服務體係。
《行動方案》提出,推動勞動力要素有序流動,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實行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製度有序引導人口落戶。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推動社保轉移接續。加快建設醫療保障信息係統,構建全國統一、多級互聯的數據共享交換體係,促進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業務協同辦理。
《行動方案》還提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製改革,建立常態化退市機製,培育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