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廣東出台防艾行動方案,青少年、老人防護有新招

時間 : 2025-10-16 09:41:56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打印】 【字體:

  近日,yabo 11选5 印發《廣東省遏製與防治艾滋病行動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方案》),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核心,通過重點人群幹預、能力升級、區域協同等舉措,將全省艾滋病疫情持續控製在低流行水平。

  重點人群“靶向施策”

  青少年、老年人防護再升級

  《方案》針對青少年、老年人、流動人口等群體,及醫療機構、監管場所等場景,製定差異化策略,織密健康守護網。

  為有效保護青少年群體,《方案》提出強化部門協作,落實學校疫情通報製度和定期會商機製。各級教育部門需加強防艾抗艾教育宣傳,提高青少年風險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最大限度減少危險行為的發生,有條件的高校應設置艾滋病自助檢測材料和安全套自動售賣設施。

  在老年人群體防護上,《方案》提出將探索結合有關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50歲以上年齡組人群開展艾滋病檢測;同時將性病艾滋病預防融入老年健康素養提升、心理關愛工作,開展定製化防治活動,減少不安全性行為。

  流動人口防控實現“服務隨人走”,各地需結合實際定方案,防艾知識納入職業培訓,流動人口集中用人單位定期警示教育,集中區域設安全套、自檢試劑自動售賣設施;重點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含艾滋病和性病檢測谘詢,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男性同性性行為人群幹預檢測。

  為推進消除母嬰傳播,《方案》健全預防母嬰傳播服務與轉診體係,建立數據共享機製,及時報告感染孕產婦,落實全程幹預,確保感染兒童及早規範診療。

  針對重點場所,《方案》要求醫療機構需重點在肛腸科、皮膚性病科、婦產科等科室,為門診、住院患者尤其是手術或有創操作患者,主動提供艾滋病病毒檢測篩查,疫情嚴重地區可拓展至其他科室;監管場所對所有被監管人員開展檢測,將感染者納入重點管理並提供抗病毒治療,同時與疾控機構互通信息。

  加強能力提升與區域協同

  構建高效防治支撐體係

  為破解防治工作中的“能力瓶頸”與“區域壁壘”,《方案》從檢測監測能力建設與區域聯防聯控兩方麵雙管齊下。

  檢測能力“多層次建設”:各縣(市、區)至少1家醫療衛生機構具備艾滋病核酸診斷能力,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等需具備檢測能力,鄉鎮衛生院等至少有實驗室快速檢測能力;2030年,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及珠三角9市疾控機構需具備分子生物學檢測能力,同時推廣自我檢測,健全“自我檢測—谘詢轉介”機製,讓群眾“就近測、方便測”。

  在監測能力上,《方案》強調進一步加強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控智慧化多元化監測預警機製。推進機構間信息交換,強化疫情研判及趨勢分析。

  區域協同方麵,重點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推動信息共享、聯合監測、診療及幹預,支持國際與鄰近地區交流合作;疫情較重縣(市、區)“一縣一案”攻堅,加大資源投入;推進艾滋病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創新“多病共防”,實現與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協同防治。

  保障措施上,《方案》明確各級政府壓實屬地責任,財政落實防治投入,衛生健康、疾控、醫保等部門強化信息通報與協同,符合條件的抗病毒藥物納入醫保;依托省科技計劃專項支持防艾核心技術研究,配齊配強專業人員並落實衛生防疫津貼,為防艾工作築牢基礎。

  此外,《方案》還通過附件明確15項核心指標,2030年,重點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將≥95%,全人群感染率將力爭≤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