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消息,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聯動協調推進工作部署視頻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宣布,在全省建立實施“鏈長製”,以省長、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為“總鏈長”,省領導定向聯係負責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
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是廣東破解“卡脖子”問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9月,廣東發布《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高起點培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今年省兩會,“鏈長製”一詞首次被寫入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幾天前,《廣東省加快先進製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幹政策措施》印發,提出實施省領導定向聯係負責若幹戰略性產業集群工作製度,建立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家谘詢製度。
廣東正式實施“鏈長製”,將進一步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廣州瑞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誌強表示,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提“鏈長製”,這次會議有了更加明晰的發展規劃。“戰略性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邏輯是通過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因地製宜對不同產業集群采取不同政策措施。”孫誌強說。
廣東省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海深認為,要將政府的“鏈長”和市場的“鏈主”結合,發揮“鏈長”在頂層設計和資源統籌方麵的優勢。
“‘鏈長製’對於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群起到的作用,應該是責任化、全局化、協同化三個方麵。”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