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省內政策速遞

廣東發布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施工圖” 明確2029年和2035年目標

時間 : 2024-11-26 09:39:1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意見》(下稱《意見》)經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後,正式對外發布。

  《意見》共有15個部分、66條內容,結合廣東實際明確了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2029年和2035年目標,並圍繞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打造“海上新廣東”、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樣板、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廣東、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好的答卷、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守牢國家安全“南大門”等方麵的改革任務,作出係統部署。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聚焦完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體製機製,《意見》明確要強化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和機製對接,健全大灣區產業科技創新合作機製和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體製機製,並提出加快規劃建設環珠江口“黃金內灣”、建立珠三角九市深度一體化發展機製等具體內容。

  經濟體製改革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重點。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意見》圍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非公有製經濟高質量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製度、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完善產權製度等方麵,作出針對性部署。

  聚焦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製機製,《意見》圍繞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製造業當家、促進數字經濟和服務業發展等方麵,提出健全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規則和政策、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等細化舉措。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為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意見》就健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製機製、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製機製、健全推動鄉村全麵振興長效機製、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製、深化土地製度改革等作出明確部署。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製度體係,《意見》從收入分配製度、就業優先政策、社會保障體係等方麵著手,提出“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製度”“強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係和激勵機製”等措施。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推進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怎樣厚植廣東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本底?《意見》提出深化綠美廣東擴綠興綠護綠機製,豐富全民義務植樹形式,並提出加快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帶,建設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鄉村。

  “施工圖”已繪就,接下來如何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意見》提出,加強黨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領導,深化黨的建設製度改革,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健全改革抓落實機製,引導帶動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切實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