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廣州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25)》《鄉村振興藍皮書:廣東鄉村振興發展報告(2025)》成果發布暨學術研討會。兩部藍皮書多個研究成果反映廣東城鄉發展新趨勢,為更多人了解廣東鄉村、了解大灣區提供科學參考。
學術研討活動上,《粵港澳大灣區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25)》副主編、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萬陸介紹,近年來,三地以“港澳高校+內地校區”等方式聯手引進海外人才的勢頭強勁;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加速,推動經濟、民生事業等方麵融合發展,多個現象說明,“一國兩製”的製度優勢正在進一步釋放。“三地的合作還在向不同領域快速發展,比如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活化等,培育一係列超級IP在全球形成影響力,說明大灣區已開始從區域文化中心邁向全球傳播樞紐。”萬陸說。
《鄉村振興藍皮書:廣東鄉村振興發展報告(2025)》執行主編、省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劉偉介紹,藍皮書分為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百千萬工程”案例等幾個分篇,在相關領域均有重點趨勢。“‘百千萬工程’2023年開展以來,縣鎮村聯動是廣東特色做法,有望為廣東鄉村振興帶來更長期的發展動力。”劉偉說。此外,廣東提出海洋強省建設正為廣東鄉村發展提供重要助力,以現代化海洋牧場為代表的一係列工作,有望提供一批附加值高、市場預期良好的“粵字號”農業品牌。
廣東省社科院係列藍皮書是廣東重要的智庫學術品牌,涉及社會經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已成為社會各界了解廣東的重要窗口。廣東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郭躍文介紹,明年起,省社科院將編纂《廣東海洋強省建設藍皮書》,形成廣東、大灣區3+1的藍皮書研創格局,有望於明年二三季度完成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