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公開 > 生產安全事故動態信息

即日起至明年3月底廣東進入冬春火災防控“特別防護期” 全省住宅小區至少要疏散演練一次

時間 : 2021-12-01 10:52:3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11月30日,據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消息,從即日起到明年3月31日,廣東進入冬春火災防控“特別防護期”。

  同時,廣東省《關於推動新時代消防救援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印發,其中提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和粵東西北地區建設5個“區域消防救援中心”,即依托消防救援支隊,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個超大型消防救援中心,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各建設1個消防救援中心。

  每周至少1次夜間錯時檢查

  在“特別防護期”內,全省將全麵開展行業排查、單位自查、“十大危險源”整治、消防暖企等“四個活動”,並盯緊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要節日、重大活動等“四個重點”,開展消防安全防範及檢查工作。

  在防範大火巨災方麵,廣東消防將深入推進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公共建築、石油化工企業及人員密集場所等火災防範重點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加快推進消防安全“十大危險源”和各級政府掛牌督辦的火災隱患重點地區、重大火災隱患單位整治,嚴格落實涉疫場所專班“一對一”消防安全檢查機製等。

  在遏製“小火亡人”方麵,廣東消防將組織開展“城中村”、群租房、“三合一”場所、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消防安全檢查。同時,組織每周開展不少於1次夜間錯時檢查行動、每月不少於1次上門服務、每季度不少於1次消防安全宣傳主題活動,社會單位、住宅小區在“特別防護期”期間全麵開展不少於1次滅火救援疏散演練,全力確保火災形勢穩定。

  建設5個區域消防救援中心

  日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意見》,從建強立體化救援力量體係、加大消防救援工作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麵提出15大類、47項改革發展措施。

  如何建強救援力量體係?《意見》提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5個“區域消防救援中心”,同時,加強各類消防救援站的建設,通過消滅空白點的方式,實現“一鎮一隊”綜合消防隊伍的建設,統籌建設森林、航空、山嶽(高空)等13支省級專業救援隊伍,針對性提出采用“中心站+小型站”的形式,加快建設地市消防救援站。

  在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方麵,《意見》提出,要開展為期三年的消防救援裝備達標創建行動,加強極端惡劣條件下的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設。

  《意見》還提出,要建立與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費保障體係,與消防救援職業特性相適應的保障製度,鼓勵地方院校與消防救援機構合辦職業院校,對符合條件的消防救援緊缺人員發放“人才優粵卡”。

  規劃建設391個城市消防站

  今年,《廣東省消防“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與《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消防救援規劃(2021年—2035年)》(下稱《救援規劃》)等文件相繼出台。

  基層消防治理體係如何完善?《規劃》提出,5年內規劃建設391個多種形式城市消防站,建設鄉鎮政府專職隊359支。到2025年,實現每10萬人擁有消防救援站不少於1.7個、專職消防人員占總人口比例不少於千分之0.4的預期指標。

  《救援規劃》則要求建設科學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消防站、小型消防站等多層級消防站體係,明確到2035年最終實現廣州、深圳消防站平均服務麵積4平方公裏、其他7個大灣區城市消防站平均服務麵積5平方公裏。目標到2035年,實現廣州、深圳專職消防人員每萬人擁有率達到13人,其他7個大灣區城市專職消防人員每萬人擁有率達到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