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開 > 安全監管工作動態

廣州:在“糧山豆海”中排查微小有害生物

時間 : 2022-02-09 10:18:34 來源 : 廣州日報
【打印】 【字體:

  位於廣州最南端的南沙糧食通用碼頭,是目前珠江西岸最為大型化、專業化的糧食碼頭,也是華南地區重要的糧食集散中心。碼頭內萬噸貨輪滿載進口糧食,巨型抓鬥上下紛飛,貨車來往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葉亮是南沙海關散貨碼頭監管科關員,負責進口糧食檢驗檢疫工作。2021年入關的他,已經和糧食檢疫打了半年的交道,迅速成長為隊伍裏的年輕骨幹。他的任務就是要在“糧山豆海”中排查可能存在的有害生物。而他的目標,有的甚至比米粒還小。

  春節假期期間,葉亮和往常一樣提前20分鍾到達辦公室,打開電腦,查看當天的船舶靠泊情況和糧食進口情況,記錄貨輪靠泊泊位,區分不同國家不同種類糧食查驗重點,提前製定查驗計劃。“碼頭剛到了2艘進口糧食船,一共有35票糧食待查驗,預計要一整天的時間才能查完。”葉亮向科長彙報當天的工作安排。

  進口糧食的運輸主要依靠萬噸級的大型散貨運輸船,一般有5-7個貨艙,單個貨艙麵積就有數百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標準籃球場大小,深近20米。“每次下到艙裏,看著堆積如山的糧食,便會覺得自己很渺小,但肩上的責任很重大。” 葉亮說道。

  “進口大宗原糧易攜帶多種外來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可能會對我國的農林業生產安全和生態平衡產生危害。”葉亮手裏搖晃著分樣篩,仔細篩查辨認其中的雜草以及昆蟲等外來物種。“我們既要服務保障群眾‘糧袋子’安全,又要防止有害生物從國門傳入,維護國家生物安全。”

  在“糧山豆海”中,每走一步都會深深地陷入,再用力抽出,葉亮和同事緩慢而堅定地前行,查驗工作依然保持嚴謹細致,沒有一絲含糊。雖然港口海風瑟瑟,但才走完一半取樣路徑的葉亮早已滿頭大汗,防護服下的貼身衣服也濕透了。“查一艘船最起碼要一個半小時,一天下來,我的步數基本就是朋友圈第一了。”葉亮說。

  “我們現在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靠泊船舶基本‘零等待’,而且植物檢疫實驗室就設置在碼頭邊,這批貨可以邊卸貨、邊取樣、邊檢測、邊出結果。給企業省了不少時間。”完成現場采樣工作後,葉亮馬不停蹄地將整理好的樣品送到位於碼頭內的植物檢疫實驗室接受檢測。

  當天下午5時,實驗室檢測結果出爐,該批糧食可正常通關。巨型抓鬥隨即開始作業,把糧食抓取至傳送帶,送入糧倉中。已經忙碌了一天的葉亮來不及休息,繼續投入工作中。

  今年春節是葉亮駐守在國門一線的第一年,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貨物通關便利,再到保衛國家糧食安全,這位糧食戰線的“新兵”和千千萬萬海關“老將”一齊,大步向前,從不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