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企業攜創新成果叩響國際市場大門,在機遇的浪潮之下,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此時,知識產權既是打破技術壁壘、贏得全球客戶信任的“黃金通行證”,更是抵禦侵權風險、守護核心利益的“堅固護城河”。第七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暨國際地理標誌產品交易博覽會設立“知識產權護航出海專區”,專為企業出海護航。
據悉,本專區以“製度整合、資源聚合、服務賦能、風險防控”為核心定位,創新打造“會議+展覽”深度融合的服務平台。現場既有企業講述海外維權案例,又有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及法律服務機構等為維權提供方案,構建起“規則對接—風險預警—快速維權—價值轉化”的全鏈條、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體係,全方位護航企業出海之路。
第七屆知交會暨地博會期間,舉行了廣州開發區海外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簽約儀式以及中新雙向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中心揭牌儀式。據現場消息,2023年底,廣州開發區成功獲評全國首批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範區以來,推動法國、德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常駐代表機構落戶開發區。為護航企業出海、助力廣州開發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重要支撐,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指導開發區知識產權協會與4家外國專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建設廣州開發區海外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為廣州開發區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
在知交會暨地博會現場,京信通信知識產權總監汪瑋瑋表示,隨著企業天線市場份額進入全球前三,合計占全球市場份額約80%的兩家海外通信巨頭公司,就其擁有的電調天線係列專利多次向京信通信及國外客戶、通信展會主辦方發律師函,並對京信通信電調天線提出了專利侵權訴訟。京信通信針對訴訟開展了係列專利無效宣告請求,以京信通信全勝告終,在中國、歐盟和南美成功讓國外天線巨頭12項基礎性技術專利無效,相關案件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十大案件”和“廣州市知識產權十大案件”。
近年來,廣州緊緊圍繞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的目標,努力打造知識產權的“治理創新策源地、糾紛解決優選地、產業保護示範區和文化傳播特色區”,連續兩年獲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第一名,連續三年榮膺全省知識產權保護考核優秀等級,廣州市知識產權局獲全球反假冒機構頒發“2023年度全球反假冒國家公共機構獎”。
為將保護成效落到實處,廣州充分發揮2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2家快速維權中心的作用,提升保護效果。其中,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累計預審發明專利申請4500餘件,授權周期大幅縮短;廣州花都(皮革皮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實現外觀設計專利最快1周獲得授權;番禺的珠寶和動漫快速維權中心,服務的企業超過了2.1萬家,推動這兩個產業的年產值超過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