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廣東優良天氣比例前4月同比提升5.6% 今年有望實現空氣質量連續5年達標

時間 : 2019-06-05 09:05:3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4日,省生態環境廳發布消息,今年1—4月,全省空氣持續改善,與2018年同期相比,全省優良天氣比例(AQI達標率)上升5.6%,預計今年有望實現空氣質量連續5年達標。9個全麵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麵中,深圳河口等7個斷麵水質同比有所改善。該廳還發布了《2018廣東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1地市空氣質量整體改善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4月,廣東AQI達標率為97.0%,較2018年同期上升5.6%,其中珠三角AQI達標率為95.3%,同比上升5.8%。這一時期,全省未出現中度及以上汙染。

  與去年同期相比,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微克/立方米(21.1%),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微克/立方米(23.1%)。

  其中,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汕尾、湛江和茂名市(後兩市並列第二位)位列前三,全省21地市環境空氣質量同比均有所改善。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市嚴格落實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有效遏製了各項汙染物排放,全省未出現中度及以上汙染,重汙染天氣得到有效遏製,汙染物峰值顯著下降。今年以來氣候條件也較為有利,1—4月降水量同比上升125%,降水日數偏多45.2%,有利於顆粒物沉降及清除;日照時數減少27%,不利於近地麵臭氧濃度生成。

  去年,全省各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88.9%,實現連續4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結合氣候條件,經專家測算,全省有望實現空氣質量連續5年達標。”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7個國考斷麵水質同比改善

  水環境方麵,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同時主要江河水質同比有所好轉,部分河流水質改善明顯。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4月,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78個)水源達標率為100%,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84個)水質達標率為100%。

  在地表水水質方麵,2019年1—4月,168個省地表水考核斷麵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麵比例為75.6%,同比上升4.2%;劣Ⅴ類斷麵比例為7.7%,同比下降6.6%。其中,河源、雲浮、肇慶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深圳、揭陽、佛山等18市水環境質量同比有所改善。北江、西江、東江幹流及其主要支流、韓江、鑒江、南渡河、珠三角河網區的主要幹流水道等92個江段和新豐江水庫等5個主要湖庫水質優良。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1—4月,全省9個全麵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麵中,深圳河口、西航道鴉崗、練江海門灣橋閘等7個斷麵水質同比有所改善。

  臭氧濃度升高趨勢明顯

  隨著PM2.5濃度逐漸降低,臭氧越來越受到關注。據介紹,近年來臭氧濃度雖達標但升高趨勢明顯,全省和珠三角今年存在臭氧超標的風險。

  主要原因一是臭氧前體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排放量仍較大,臭氧的生成潛勢大。此外,我省機動車保有量持續上升,NOX(氮氧化物)排放量大;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汙染來源多,排放總量大,管控機製仍需進一步完善。二是全球和區域臭氧濃度背景值持續上升,進一步抬高了臭氧濃度。

  “省生態環境廳已會同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團隊對臭氧生成機理加強研究,同時開展臭氧‘削峰’行動,建立精細化的管理機製,控製臭氧濃度上升趨勢。”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