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清流、魚翔淺底的廣州碧道要來了!26日,筆者從廣州市河長製辦公室獲悉,廣州已全麵啟動市級碧道試點工作,每個區碧道試點5公裏以上,計劃2019年全市建成103.98公裏試點碧道。
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麵落實河長製、湖長製,開展“讓廣東河更美”大行動,高標準建設“萬裏碧道”工程,與陸上“綠道”並行成為人民美好生活去處。
不同於城市的綠道,碧道是以水為主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種生態要素,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經濟等功能,通過係統思維共建公治,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格局,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成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處。碧道分為都市型、城鎮型、鄉村型、自然生態型四種。
據了解,廣州河道有1368條,總長度約5500公裏,水庫368宗,主要生態調蓄湖12個,全市水麵率10.15%,全市建成區綠地率38.2%,森林覆蓋率42.31%,公園247個,已建綠道3500公裏。廣州碧道建設將遵循“一條主脈、兩條支線、三大片區、多個節點”的空間總體布局,按城鎮型、郊野型和自然生態型三種類型,因地製宜開展。
廣州已全麵啟動市級碧道試點工作,每個區有5公裏以上的碧道試點任務,計劃2019年全市建成103.98公裏試點碧道,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裏以上。
目前,已有17公裏的碧道試點項目開工,77公裏碧道試點項目啟動前期工作,將以珠江作為廣州碧道主廊道,聯動流溪河、增江等大江大河,彰顯廣州依山、沿江、濱海的城市風貌和山水城田海並存的自然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