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交流 > 在線訪談 > 往期訪談 > 省直單位訪談
專訪省國資委副主任黃敦新

主題:廣東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時間:

2018年9月27日 10:00

訪談實錄


圖解 | 一圖看懂廣東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10:00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政府工作話你知”又和大家見麵了。本期訪談中,省國資委副主任黃敦新將向大家介紹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2018年以來,省國資係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埋頭苦幹、攻堅克難,辦成了一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國資國企改革呈現出新氣象、新作為、新麵貌,全麵完成了各項改革發展任務。

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主要經濟指標創近年來最好水平。截至2018年7月末,全省21個地市國資監管企業和18戶省屬企業資產總額101,572.76億元,同比增長13.9%;淨資產34,569.76億元,同比增長12.2%;平均資產負債率66%。1-7月實現營業收入10,892.73億元,同比增長14.8%;實現利潤總額1,381.29億元,同比增長20.4%;實交稅金1,332.6億元,同比增長28.5%;職工人數為119.34萬人,同比增長3.5%。

其中,18戶省屬企業資產總額16,383.65億元,同比增長8.1%;平均資產負債率57.4%,同比下降 0.5個百分點。1-7月實現營業收入2,217.06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利潤總額211.33億元,同比增長27%;實交稅金167.09億元,同比增長20%;職工人數為 28.04萬人,同比增加0.2%。省屬企業湧現出中國500強企業6家,資產過千億企業5家,以及粵高速、粵電力、省廣股份、宏大爆破、中金嶺南、廣物汽貿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省國資國企改革,今年以來,省委常委會、省委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先後聽取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李希同誌在省國資委《關於2018年上半年我省國企改革進展情況和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工作設想的報告》上作出批示,對我省國資國企改革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下麵,大家先跟我們的鏡頭一起去看看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吧。

 

訪談橫線.png

1.jpg

圖1 2018年度省屬企業、地市國資委負責人電視電話會議

訪談橫線.png

2.jpg

圖2 省屬企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會議

訪談橫線.png

 

3.jpg

圖3 馬興瑞省長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調研

訪談橫線.png

4.jpg

圖4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少春到湛江機場遷建工程現場調研

訪談橫線.png

5.jpg

圖5 陳良賢副省長調研省交通集團深中通道等在建項目

訪談橫線.png

10:05    主持人

通過幾個鏡頭簡單了解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之後,下麵請黃敦新副主任給我們具體談談有關工作吧。

訪談橫線.png

10:07     主持人

黃主任,您好。歡迎做客我們的微訪談。

訪談橫線.png

10:09    黃敦新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很高興能在省政府門戶網站與大家見麵,感謝大家對我省國資國企改革工作的關注與支持。

訪談橫線.png

10:11    主持人

能否請黃主任介紹一下今年以來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訪談橫線.png

10:13    黃敦新

今年以來,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加快戰略性重組。不斷完善《省屬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整體方案》,並有序推進。二是現代企業製度不斷健全,公司治理水平逐步提高。省屬企業集團層麵公司製改革全部完成,二三級企業完成率超過99%,50家省屬二三級企業體製機製改革創新試點工作達到預期目的,得到國務院國資委充分肯定,共有18家試點企業實施員工持股和國發基金入股,8家試點企業新三板掛牌。截至2017年底,有20戶試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25戶試點企業歸屬母公司利潤同比顯著增加,17戶增幅在50%-226%之間,對省屬國有企業的貢獻不斷增強。三是堅持“有退有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退”,主要是抓好國有“僵屍企業”處置工作和分離辦社會工作,為“進”騰出空間。截至2018年8月,省屬國有“僵屍企業”處置完成347戶,已安置職工總數12067人,較好完成了預定目標;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全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簽訂正式協議簽訂總進度為98.58%。“進”,主要是加大在發展實體經濟力度。今年1-8月,省屬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362.68億元,同比增長16.8%,80%集中在交通運輸業和工業。四是突出管資本職能,國資監管效能進一步提升。加強省屬企業風險管控,開展對6戶省屬企業商貿業務重點核查,針對17戶省屬企業的37個主要經營風險問題開展監督檢查,省國資委聯合省審計廳對16家競爭性國有企業開展審計調查,通過省有關部門和省屬企業的共同努力,大多數存量風險實現可控。五是落實全麵從嚴治黨要求,國企改革政治保障不斷強化。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將黨建工作要求納入企業公司章程,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訪談橫線.png

10:25    主持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國有企業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對廣東提出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新使命和新定位。我省國資國企改革有哪些方麵走在全國前列?

訪談橫線.png

10:26    黃敦新

我省今年著力加快國資國企重點領域改革試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完成50家體製機製試點等改革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啟動了新一批改革試點:第一,在原有基礎上,新增省廣新控股集團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第二,選取省鹽業集團作為集團層麵實施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省產權集團作為股份製改革試點。第三,選取粵海控股、省恒健公司,在集團層麵實施經理層市場化選聘試點。第四,穩步推進國有控股混合所有製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工作。第五,在省屬二、三級企業開展融激勵、約束、容錯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點。此外,組織我省有關企業積極參與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試點工作,目前,有關工作正有序推進。

訪談橫線.png

10:30    主持人

據了解,粵海控股集團、恒健控股公司分別開展了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改革試點,能否請黃主任介紹下兩類公司改革取得的一些成效?

訪談橫線.png

10:31    黃敦新

兩類公司在堅持推進試點改革工作的同時,在推進省內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企業自身發展等方麵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粵海控股集團始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強化產業實業功能定位,對現有業務進行優化調整,形成了以水務及水環境治理、城市綜合體、產業園及製造業為核心,產業金融為支撐的“3+1”主業板塊格局,並通過有序進退、整合重組,將優勢資源投入主業板塊,不斷提升核心主業的競爭力。粵海集團原水處理量2,200萬噸/日,全國排名第二,試點做法得到國務院國資委肯定,並在全國國有企業改革經驗交流會上交流。恒健控股公司在國有股權管理、資本運營、基金管理、重大項目籌融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業績,為我省基礎設施建設、地方建設和新興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訪談橫線.png

6.jpg

圖6 省交通集團在建項目虎門二橋

訪談橫線.png

10:34    主持人

去年下半年,省屬國企重組就有兩單落地:省屬高速公路板塊企業實現“三合一”,省建工集團與省水電集團合並為新建工集團,我省推進省屬國企戰略性重組力度前所未有。能否請黃主任介紹下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情況?

訪談橫線.png

10:35    黃敦新

省國資委製定了《省屬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整體方案》,將省屬企業由目前的準公共性、競爭類兩大類,進一步細分為公益基礎類、市場競爭類、金控投資運營類三大類,分別賦予其不同的功能定位,並按照新的功能定位有序推進省屬企業整體調整重組。2017年先後完成省屬高速公路板塊企業、建築工程板塊企業的整合,整合後的新交通集團運營的高速公路超過5,500公裏,管理的總資產超過5,000億元,在全國省屬交通企業均排名第一;新建工集團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擁有“房屋建築工程特級”“市政公用工程特級”“水利水電工程特級”三項特級資質的地方建築產業龍頭。  

訪談橫線.png

10:39    主持人

近日,省府辦公廳轉發了《廣東省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社會各界反響強烈,一些媒體認為該文件釋放了國企改革新思路、新要求、新舉措等強烈信號。能否請黃主任談談省國資委職能轉變的主要方向是什麼?

訪談橫線.png

10:40    黃敦新

國資委的改革,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回歸和聚焦國資委的主業。正如馬興瑞省長在國資委調研時指出的“省國資委要根據省屬國有企業的內在需要,適應國企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率先自我改革,進一步明確職責定位,把核心的、關鍵性的問題管起來、管好,把不該管的以及細、小、散業務放出去、放到位,一切聚焦主業,切實提升對國有企業的監管水平”。省國資委作為省政府直屬特設機構,代表省政府對監管企業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專司國有資產監管,不行使社會公共管理職能,不幹預企業依法行使自主經營權,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放活、管好、優化、放大”國有資本,重點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範國有資本運作、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維護國有資本安全。

訪談橫線.png

10:44    主持人

那這次省國資委的職能轉變主要有哪些呢?

訪談橫線.png

10:45    黃敦新

主要分為三個層麵:

一是屬於省國資委監管主業的,要進一步加強。即屬於核心的、關鍵的問題管起來、管好,主要有十二項:強化分類監管、戰略性重組、主業管理、並購重組管理、國有資本的形態管理、董事會建設、經營風險管控、財務監督、境外國有資產監督、考核激勵、約束問責、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二是雖屬國資委職能,按既定原則授權給符合條件的企業董事會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內生動力。授權監管事項9項,授權事項將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授予所監管企業董事會。

三是主要屬於省屬企業或地市國資委的職能,進一步取消下放。按照“放管服”要求,把不該管的以及細、小、散業務放出去,把屬於企業自主經營決策的事項歸位於企業。取消監管事項10項、下放監管事項7項。取消、下放的事項與管資本為主的導向相關度較小,且多屬於企業自主經營決策,或屬於延伸到子企業、延伸到地方國資國企的事項。

訪談橫線.png

7.jpg

圖7 現場圖片

訪談橫線.png

10:47    主持人

感謝黃主任的係列解讀和介紹,接下來,還有一些網友的問題,請您解答。

訪談橫線.png

10:48    黃敦新

好的。

訪談橫線.png

10:49    #網友問題#

黃主任,您好,我是一名媒體記者,近年來省屬企業在全省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了很大作用,能否請黃主任介紹下具體情況?

訪談橫線.png

10:50    黃敦新

省屬企業在全省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這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社會效益的體現。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截至2017年末,省屬企業參與建設的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6,168公裏、鐵路運營裏程達4,257公裏,為我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鐵路運營裏程位居全國前列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廣州、惠州、揭陽、湛江、梅縣等機場的旅客、貨郵吞吐量達到7,412萬人次、181萬噸,其中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旅客、貨郵吞吐量達到6583萬人次、178萬噸,分別為世界第13位和第19位,國際及地區通航點達到87個,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持續提升。在能源領域,2017年省屬企業(廣東省內)裝機容量達2,622.04萬千瓦,占全省能源領域國有企業可控裝機容量的69%;發電量達1,045.96億千瓦時,占全省能源領域國有企業發電量的70%。在水利、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省屬企業承擔我省2017年水田墾造任務4萬畝,有序落實國家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有關部署;承擔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PPP項目,這是韓江下遊及三角洲防洪、供水體係中的控製性工程。廣業集團汙水處理量385萬噸/日,省內排名第一。 

訪談橫線.png

10:52     #網友問題#

黃主任您好,我是國有企業的一名科研人員,請問黃主任能否介紹下省屬企業的科技創新情況?

訪談橫線.png

10:53    黃敦新

一是科技創新基礎逐步夯實。截至2017年底,省屬企業擁有國家級實驗室、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及省級科研機構等研發平台221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6戶。其中,2016年,省屬企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個、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個、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個;2017年,省屬企業共有15個項目獲2017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4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9個。二是創新機製不斷健全。出台了《廣東省省屬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綜合排名和單項獎勵機製、項目跟投機製、創新項目貼息機製等七大機製。同時,推行省屬企業主業競爭力排名機製,對於未進入板塊前3名的省屬企業主業,鼓勵省屬企業實施調整重組,進一步做強主業。三是技術成果產業化成效初顯。廣晟公司全力推進成果轉化,采取知識產權入股、成果收益分成、股權獎勵等方式,對科學技術、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激勵,促進自主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

訪談橫線.png

10:56    #網友問題#

黃主任您好,我是一名國企員工,想了解下國有控股混合所有製員工持股情況,能否簡單介紹下?

訪談橫線.png

10:57    黃敦新

近年來,省國資係統按照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的原則,穩步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截至2017年底,省屬混合所有製企業1431戶,占省屬企業戶數的50.21%。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精神,推進混合所有製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工作為當前國企業改革試點的重要內容之一。省國資委通過組織專家評審確定員工持股試點企業初步名單,經委辦公會議審議報省政府同意後確定5戶試點企業,4戶為廣州市國資委所監管的市屬企業:廣州艾茉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茉森”)、廣東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奇化”)、廣州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建科院”)、廣州珠江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監理”);一戶為省屬企業廣業集團所屬的肇慶市風華鋰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風華鋰電”)。

各試點企業以員工持股試點為契機,加強組織領導,規範有序推進各種工作。一是進一步規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約束激勵機製,增強企業活力和動力,如廣州建科院積極推進內部資產資產重組整合工作,優化了資產資源配置。二是對骨幹員工的激勵初見成效,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有所提高,艾茉森、廣東奇化以及珠江監理公司第三季度業績較去年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截止目前,兩家企業已完成員工持股實施工作,其中艾茉森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並掛牌“新三板”,風華鋰電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廣州建科院已完成資產評估,將於近期掛牌;廣東奇化、珠江監理正在進行資產評估工作。

訪談橫線.png

8.jpg

圖8 現場圖片

訪談橫線.png

11:00    #網友問題#

黃主任您好,我是一名媒體記者,國有企業資產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保障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是社會各界十分關心的問題,請黃主任介紹下省國資委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方麵采取了哪些做法?

訪談橫線.png

11:01    黃敦新

近年來,省國資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企業風險防控的工作部署,強化風險防控製度體係建設,築牢了風險防控基礎,加強債務管理,優化融資結構,風險管控水平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省國資委通過加強企業風險防控,強化風險排查,推進風險整改解決,共避免企業資金損失風險總額135.3億元。

一是加強債務風險防控。為進一步加強省屬企業債務風險管理,健全債務風險防控長效機製,推動省屬企業降低杠杆率,省國資委出台了《廣東省省屬企業加強債務管理嚴控債務風險暫行辦法》,從加快企業提質增效、加強企業投資管理、從嚴控製企業杠杆率、強化企業資金管控、規範擔保和拆借事項管理、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實施債務風險動態監測和預警、加大監督檢查等八個方麵推動省屬企業降低杠杆率,強化財務風險防控。

二是強化考核評價推動省屬企業加強全麵風險管理。為將全麵風險管理的責任壓實到企業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和各個基層崗位,推動風險管理工作做到事前有要求有指引、事中有考核有評價、事後有問責有追責。

三是抓好企業主要經營風險問題的整改化解。2017年以來,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企業風險防控的工作部署,省國資委帶領省屬企業梳理出主要經營風險問題,通過加強領導、分工協作、壓實責任、加強督查、考核問責等措施,推動問題的整改化解。在省委省政府的關懷支持和具體指導下,經過省國資委和省屬企業的共同努力,工作取得顯著的階段性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企業的存量風險問題大部分已得到整改化解,實現風險可控。

四是狠抓各領域的風險防控工作。近年來,省國資委持續開展貿易業務專項整治。通過貿易業務風險排查,貿易業務經營風險頻發的勢頭得到有效遏製,取得了明顯效果。目前正在研究製定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專項整治方案。研究製定《省屬企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紅線的規定》《廣東省省屬企業投資項目負麵清單》等製度規定,加大紀檢監察、財務、審計、監事會的監督力度等。

訪談橫線.png

11:08    #網友問題#

黃主任您好,我是一名關注國企改革的研究人員,能否介紹一下目前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製度改革的情況?

訪談橫線.png

11:09    黃敦新

根據省政府《關於深化省屬企業負責人薪酬製度改革的實施方案》規定,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三部分構成。基本年薪是指企業負責人的年度基本收入,績效年薪是指與企業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結果相聯係的收入,任期激勵收入是指與企業負責人任期考核評價結果相聯係的收入。除了上述三部分收入外,企業負責人不得再領取其他貨幣性收入。

省國資委按照先考核再分配的原則,根據省屬企業的考核等級確定企業負責人的薪酬分配。經營性虧損企業負責人的基本年薪應適當下調,年度綜合考評為不勝任的不得領取績效年薪及任期激勵收入,任期內出現重大失誤、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根據省屬企業負責人承擔的責任,追索扣回部分或全部已發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

省國資委監管的20戶企業中,2016年度企業負責人共168.7人,企業負責人應發薪酬總額為10,055.3萬元,人均薪酬為59.62萬元,比2015年增長1.86%。主要負責人應發薪酬總額為1,369.99萬元,人均薪酬68.5萬元,比2015年增長5.34%,最高82.1萬元,最低55.42萬元。按照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省屬企業自2015年開始公開企業負責人薪酬信息。

訪談橫線.png

11:14    主持人

各位網友,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訪談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黃主任做客省政府門戶網站,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訪談橫線.png

11:15    黃敦新

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網友,再見!

訪談橫線.png